AGV實現高精細物料搬運的關鍵在于先進的導航技術。常見的導航方式如激光導航,通過發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號來確定自身位置和路徑,精度可達毫米級。視覺導航則利用攝像頭采集環境圖像,通過圖像處理和識別算法實現定位,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傳感器的應用也是保障精細搬運的重要因素。高精度的距離傳感器、編碼器等能夠實時監測AGV小車的運動狀態和位置信息,為控制系統提供準確的數據反饋。通過這些傳感器,AGV小車能夠及時調整速度、轉向等動作,避免碰撞和誤差。智能機器人工廠自動化解決方案。揚州工位定制工廠自動化生產線
對于未來的協作機器人應用,美國相關研究機構試圖通過更沉浸的人機交互手段,實現深層次、高水平的人機協同。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在波音等公司支持下,開發了基于腦-機接口的人機協作系統。通過檢測大腦和肌肉活動,操作人員利用手勢向協作機器人下達指令,實現更加復雜和精細的操作;另一方面,通過反復學習操作人員腦電和肌電信號,機器人可以自行完成拾取、分類、抬舉鉆孔等任務。美國還將協作機器人視為未來智能工廠的重要基礎設施,圍繞協作機器人開展業務流程重構。麗水智能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工作臺智能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對刀儀。
人機協作:人機協作仍然是機器人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傳感器、視覺技術和智能夾具的快速發展,使機器人能夠對環境變化做出實時反應,從而安全地與人類一起工作。新應用場景:協作機器人的應用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新的工具,可以減輕人工的負擔并提供支持。可以協助完成需要搬運的重物、重復動作或在危險環境中工作。協作機器人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近期市場對焊接協作機器人需求不斷增加,由于熟練焊工的短缺,協作機器人成為一種新的解決方法。與傳統互補:協作機器人將是對傳統工業機器人的補充,而不是取代。相對而言,傳統工業機器人的運行速度更快,對提高生產率和產品利潤率至關重要。
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后注)資料,2023年全球機器人安裝量約56萬臺,同比增長1%。從訂單情況看,亞洲市場2023年下半年訂單減少,歐洲四季度訂單呈個位數增長,而美洲則出現兩位數下降。按行業分,電子、汽車、機械是機器人安裝量比較大的行業,分別為15.9、14和6.8萬臺,所占份額28%、25%和12%。按地區分,亞洲40.4萬臺,占比73%;其次是歐洲8.6萬臺,占比16%;美洲6.3萬臺,占比11%。目前全球在運行的機器人保有量約390萬臺,不斷刷新紀錄。新技術簡化了自動化解決方案,推動著機器人應用的快速拓展。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度機器人行業呈現以下巨大的發展趨勢。智能機器人工廠自動化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完全無需傳統工業機器人的護欄或圍籠,可與人類在協作區域內直接交互工作;從平臺靈活性維度可分為固定位置式和自由移動式,從結構形態可分為單臂式和雙臂式。協作機器人本質上依舊是工業機器人,并不是某種全新結構的產品。簡單而言,傳統的工業機器人更注重精度和速度,而協作機器人則注重人機安全共存和簡便的操作性,兩者的主要差異如表1所示。協作機器人與傳統工業機器人只是兩類基于不同市場定位的工業產品,傳統工業機器人是生產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協作機器人用于輔助或替代人類在生產線中的部分作用。宣城智能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徐州工位定制工廠自動化
淮安智能機器人工廠自動化。揚州工位定制工廠自動化生產線
近年來,因其老齡化加速的客觀現實,日本更加重視利用協作機器人實現工人勞動經驗和行為模式的學習積累。日本安川電機于2015和2020年分別推出了協作機器人HC10和HC20XP。操作人員可以直接移動HC10/20的手臂,通過移動中的指導將任務操作教給機器人。2017年,日本川崎重工推出名為“繼承者”的新型協作機器人。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反復學習工人操作,“繼承者”可以精確再現那些需要微調的精細動作,進而精細完成先前難以實現自動化的人工操作工藝,將工人的經驗積累傳承下去。目前,“繼承者”已被應用于川崎重工的西神戶工廠,未來還將部署到全球工廠中并實現在線監控與遠程協作。揚州工位定制工廠自動化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