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28例前列腺ai癥患者和19例正常人尿液外泌體中的miRNA進行深度測序分析,發現兩種miRNA(miR-196a-5p和miR-501-3p)在前列腺ai患者組明顯下調,表明尿液外泌體中的特異性miRNA可能作為前列腺ai的新型生物標志物。Khurana等[100]將研究對象由miRNAs擴大至多種類型RNA,通過對慢性腎病患者尿液外泌體中各類RNA進行系統研究,在慢性腎病患者組中識別出30種明顯差異的lncRNAs,表明尿液外泌體中的lncRNAs具有作為慢性腎病早期診斷標志物的潛力。Skotland等的研究則表明尿液外泌體中的脂質能夠作為前列腺ai的新型標志物,3種脂質標志物結合使用能夠有效提高對前列腺ai的診斷靈敏度(93%)和特異性(100%)。因外泌體內含mRNA、microRNA等核酸和蛋白質對相鄰細胞具有交換信息的功能。外泌體用的
肺病細胞來源外泌體(LCC-exosome)可以通過刺激種瘤血管的形成來促進種瘤的生長。據相關報道稱,LCC-exosome中的miR-210可以通過調節基質細胞中酪氨酸受體激酶A3的含量,促進種瘤血管的生成;而LCC-exosome中的miR-23a則可以通過開啟脯氨酰羥化酶及壓制緊密結合蛋白ZO-1來促進肺病的生血管作用。此外,有研究發現,外泌體中的內容物可以觸發上皮-間質轉化(EMT)。晚期肺病患者血清中外泌體波形蛋白表達增加,促使人正常支氣管上皮細胞出現EMT,從而使肺支氣管正常上皮細胞出現增殖,遷移能力。科學家也嘗試利用外泌體的壓制發病機制功能。山東外泌體哪里有從癥狀患者樹突狀細胞釋放的外泌體中,含有各種癥狀細胞來源的蛋白質。
利用抗ai癥藥物進行中流zhiliao是抑制中流的一個重要方法,不過目前抗ai癥藥物的運載存在著種種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抗ai癥藥物的疏水性;(2)抗ai癥藥物的毒性以及非靶向性;(3)易被人體清chu,體內循環的半衰期很短等。采用外泌體運輸抗ai癥藥物,可以提高藥物體系的水溶性,降低藥物對人體的毒性以及避免被網狀內皮系統捕捉從而延長其循環時間。近期,兩種抗ai癥藥物———紫杉醇(PTX)和阿霉素(DOX)已經成功被載入外泌體中,并對其抗中流作用進行了研究。
外泌體特指直徑在30-150nm的囊泡,其主要來源于細胞內多囊泡體,經多囊泡體外膜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到胞外基質中。外泌體膜上富含參與外泌體運輸的四跨膜蛋白家族(CD63,CD81和CD9)、熱休克蛋白家族(HSP60,HSP70和HSP90),本示蹤病毒使用CD63作為生物標記,通過將CD63與熒光蛋白偶聯,帶熒光的膜蛋白會在表達至外泌體膜上,便于后續進行、觀察內化或其他實驗。慢病毒載體的構建原理就是將HIV21基因組中的順式作用元件(如包裝信號、長末端重復序列)和編碼反式作用蛋白的序列進行分離。外泌體觀察到它們可以在體內刺激免疫應答。
外泌體有很多潛在優勢,但是外泌體在藥物遞送中的應用研究才剛剛起步,尚有許多問題需解決:如何修飾外泌體的靶向性:缺氧瘤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傾向于向缺氧瘤組織內募集;此外,還可通過在外泌體膜表面設計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的抗體、配體或受體來實現。如何提高藥物裝載效率:目前主要有①前裝載方法(首先將藥物加載到母細胞中,隨后外泌體形成并包裹藥物分泌到細胞外,常用的方法如轉染、共孵育等);②后裝載方法(直接將藥物加載到外泌體中,例如孵育、電穿孔、超聲、擠出、凍融循環等);③其他裝載方法(主要是通過生物工程修飾母細胞來實現)。如何實現外泌體的大量生產:目前大規模生產外泌體的方法主要是自發生產和非自發生產。有望將外泌體應用在各種疾病醫治上。山東外泌體哪里有
外泌體分析會引起何種生理作用,這是進一步研究的發展方向。外泌體用的
血清中的miR-122和miR-145非常不穩定,將血清在4°C短期保存期間即發生降解,這可能是由外泌體的異質性所導致的。–80°C保存被公認是保存各種生物標本如尿、牛奶、血液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適宜的保存環境,雖然這樣保存血漿可能產生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外泌體。4°C保存雖然容易導致外泌體中蛋白和核酸的損失,但卻能夠避免凍融過程造成的囊泡破壞。外泌體雖然建議保存于-80°C環境下,但在處理或運輸過程中有時很難維持這種低溫條件。CHAROENVIRIYAKUL等提出一種凍干法以保存外泌體,在冷凍過程中使用海藻糖作為保護劑,海藻糖可以提供生物保護作用,如穩定蛋白質、細胞膜和脂質體;減少冷凍過程中冰的形成;防止蛋白質以及外泌體的聚集;減少分離和保存過程中細胞外囊泡的損失等。外泌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