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的工作原理
以太網采用帶檢測的載波幀聽多路訪問(CSMA/CD)機制。以太網中節點都可以看到在網絡中發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們說以太網是一種廣播網絡。
以太網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以太網中的一臺主機要傳輸數據時,它將按如下步驟進行:
1、信道上是否有信號在傳輸。如果有的話,表明信道處于忙狀態,就繼續,直到信道空閑為止。
2、若沒有到任何信號,就傳輸數據
3、傳輸的時候繼續,如發現則執行退避算法,隨機等待一段時間后,重新執行步驟1(當發生時,涉及的計算機會發送會返回到信道狀態。注意:每臺計算機一次只允許發送一個包,一個擁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節點)
4、若未發現則發送成功,所有計算機在試圖再一次發送數據之前,必須在近一次發送后等待9.6微秒(以10Mbps運行)。 10Base-T以太網測試有哪些項目;吉林以太網測試銷售價格
10M 以太網
10Mbps以太網即標準以太網,由IEEE802.3定義,同一公共通信信道上的所有用戶共享這個帶寬,這個公共信道稱為總線。在交換式LAN中,每個交換式端口都是一個以太網總線,采用星型拓撲結構。這種連接方式下將有可能提供全雙工的連接,此時,將提供20Mbps的總帶寬。根據IEEE802.3的規定,10M以太網目前使用的線纜有:10Base-T雙絞線、10Base5粗同軸電纜以及10Base2細同軸電纜。10Base-T是目前使用為的一種以太網電纜標準。它具有一個優勢就是易于擴展,維護簡單,價格低廉,一個集線器加上幾根10Base-T電纜,就能構成一個實用的小型局域網(當然還得有計算機),10Base-T的缺點是:電纜的比較大有效傳輸距離是距集線器100m,即使是高質量的5類雙絞線也只能達到150m。3類到6類雙絞線在塑料外殼內均有這樣的四對線纜,區別主要在于類數越高的雙絞線,單位長度內的絞環數越多,擰得越緊,這使得5類或者6類雙絞線的交感更少并且在更長的距離上信號質量更好,更適用于高速計算機通信。各種設備需要使用具體的線纜連接起來。目前應用于各種網絡設備的接口可能使用雙絞線接口或光纖接口。雙絞線和光纖接口之間不能直接相連,必須使用光電轉換設備。
天津以太網測試維修價格以太網抖動測試中對測試電纜的要求;
以太網分類
一、標準以太網開始以太網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帶有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的訪問控制方法,通常把這種早期的10Mbps以太網稱之為標準以太網。以太網主要有兩種傳輸介質,那就是雙絞線和同軸電纜。所有的以太網都遵循IEEE802.3標準,下面列出是IEEE802.3的一些以太網絡標準,在這些標準中前面的數字表示傳輸速度,單位是“Mbps”,的一個數字表示單段網線長度(基準單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帶”的意思,Broad“帶寬”?!?0Base-5使用粗同軸電纜,比較大網段長度為500m,基帶傳輸方法;·10Base-2使用細同軸電纜,比較大網段長度為185m,基帶傳輸方法;·10Base-T使用雙絞線電纜,比較大網段長度為100m;·1Base-5使用雙絞線電纜,比較大網段長度為500m,傳輸速度為1Mbps;·10Broad-36使用同軸電纜(RG-59/UCATV),比較大網段長度為3600m,是一種寬帶傳輸方式;·10Base-F使用光纖傳輸介質,傳輸速率為10Mbps;
以太網的標準拓撲結構為總線型拓撲,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網(100BASE-T、1000BASE-T標準)為了減少,將能提高的網絡速度和使用效率比較大化,使用交換機來進行網絡連接和組織。如此一來,以太網的拓撲結構就成了星型;但在邏輯上,以太網仍然使用總線型拓撲和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Detection,即載波多重訪問/碰撞偵測)的總線技術。
以太網實現了網絡上無線電系統多個節點發送信息的想法,每個節點必須獲取電纜或者信道的才能傳送信息,有時也叫作以太(Ether)。(這個名字來源于19世紀的物理學家假設的電磁輻射媒體-光以太。后來的研究證明光以太不存在。)每一個節點有全球的48位地址也就是制造商分配給網卡的MAC地址,以保證以太網上所有節點能互相鑒別。由于以太網十分普遍,許多制造商把以太網卡直接集成進計算機主板。 工業以太網的優點有哪些;
確定性適用于運動控制應用
運動控制依賴于精確通信。這種精確性通過使用基于時隙的調度來支持,每個設備在調度策略中都有一個與其它設備進行通信的調度表。這些伺服驅動器和控制器計算出它們各自的時序,由此可計算出控制函數的ΔT值。但是,如果數據傳輸變得無法預測,則可能會丟失結果,因此需要確定性來確保環路的穩定性。
以太網能夠支持工廠中苛刻的運動控制應用
在某些情況下,通過直接集成于英特爾®芯片內的加速器電路在EtherNet/IP中實施IEEE1588,只是以太網解決方案用于強制確定性的一種常見機制。EtherCAT的高速實時處理是運動控制應用中如何實現始終如一的預測性能的另一個示例。EtherCAT突破了基于PCI的集中式通信的嚴格物理限制,即要求機器處理單元和伺服處理器之間可快速通信但需要保持短距離。 工業以太網五大主流協議對比分析;天津以太網測試維修價格
1000Base-T的信號傳輸方式;吉林以太網測試銷售價格
以太網交換機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以太網交換機工作于OSI網絡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是一種基于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地址識別、完成以太網數據幀轉發的網絡設備。
交換機上用于鏈接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插口稱作端口。計算機借助網卡通過網線連接到交換機的端口上。網卡、交換機和路由器的每個端口都具有一個MAC地址,由設備生產廠商固化在設備的EPROM中。MAC由IEEE負責分配,每個MAC地址都是全球***的。MAC地址是長度為48位的二進制,前24位由設備生產廠商標識符,后24位由生產廠商自行分配的序列號。
交換機在端口上接受計算機發送過來的數據幀,根據幀頭的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然后將該數據幀從對應端口上轉發出去,從而實現數據交換。 吉林以太網測試銷售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