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條灸是以艾絨制成艾條條(一般叫做清艾條),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燙的方法。若用在艾絨中加入性溫芳香藥物制成的艾條進行熏灸,則叫做“藥條灸”(普通的艾條和藥艾條中藥店均有售)。艾條灸的方法主要是將點燃的艾條懸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時,點燃的一端距離皮膚約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鐘左右,灸至皮膚溫熱發紅,有溫熱感,而又不致產生灼痛和燒傷皮膚為宜。間接灸又稱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時,艾炷不直接置于皮膚上,而是在皮膚與艾炷之間加上藥物,根據所隔藥物的不同,又分為多種灸法:中間以生姜襯隔的,叫隔姜灸;中間以蒜作襯隔的叫隔蒜灸;中間以鹽作襯隔的叫隔鹽灸等等。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金山區背部灸療
灸療用藥比較豐富,除了單用艾絨的清艾條,還有添加了各種藥物的藥艾條。艾條所用的藥物中,艾是必不可少的,離開了艾,艾灸就不存在了。灸療中使用的藥物大多數為辛香之品,含有的揮發油成分和辛辣素能夠對表皮細胞產生刺激,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便于吸收藥物,從而使藥物的藥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利用。同時皮膚腺體在表皮的開口因辛辣、溫熱刺激而擴大,一些大分子和脂溶性的藥物可通過腺體開口而進入體內,有利于這些藥物藥效的發揮。金山區背部灸療施灸的壯數,總的原則是,根據具體情況,全方面考慮,各適其宜,恰到好處,無太過不足之弊。
從每天來說,午時前后灸更好,上午大自然和人體的陽氣都開始升發,借助這個時間艾灸可以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晚上11點后,除非是急癥,否則就不能再灸了。中午11點—1點是午時,是心經工作的時間,心在五行中屬火,古人有“子午覺,卯酉功”之說,所以,午時也不適合艾灸,如果午時艾灸,很容易引起上火。1天中艾灸養生保健一般為:上午10-11點;下午2—4點效果較佳。當然根據不同體質和病癥,艾灸的時間也不一樣。這和十二經絡的運行時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現在一晝夜是24個小時,古代是12個時辰,這12個時辰分別為十二經絡所主,就是說每一個時辰有一條經絡主要工作,在身體里起主要作用。
艾灸后續注意的事項:30分鐘之內不能洗手和洗臉,因為此時全身的毛孔處于打開狀態容易受寒,艾灸后不能立馬洗澡,需要隔10個小時之后再洗,艾灸之后出現全身無力,疲勞感及乏力屬于正常的現象,只要多注意休息即可。艾灸的時間要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第1次艾灸時間要短一些,穴位少一些。隨著艾灸次數的延長,再慢慢的增加艾灸的時間以及穴位。睡眠質量差的人盡量在睡覺前艾灸。空腹和飯后不能立馬艾灸。若身體沒有疼痛感的話,每隔一星期艾灸相關的穴位,每個穴位艾灸5分鐘。若出現了感冒或者身體寒癥,可以對相應的穴位進行艾灸。身體健康而且沒有病痛的情況下,不能天天去艾灸,不然會引起流鼻血、口干舌燥等上火癥狀。艾灸的時候要注意身體要保暖,把門窗關好,艾灸完成之后身體有溫暖感,可能會出汗,不能立馬出去。
艾條的常用艾灸方法1.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施灸的部位,在距離皮膚2~3厘米處熏烤,使被施灸部位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感為宜,一般每次每穴灸5~7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2.雀啄灸:施灸時,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并不需要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如鳥雀啄食般,一上一下地活動著施灸。3.回旋灸:施灸時,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2~3厘米的距離,但位置不固定,而是以施灸部位為中心,均勻地想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施灸。以穴位局部皮膚紅潤、灼熱為度。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我們比較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醫療。金山區背部灸療
艾灸時肌肉豐厚的腰背、腹、臂等處,一般多用大艾炷,而肌肉淺薄的頭面、頸項、四肢末端,一般用小艾炷。金山區背部灸療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養生,用艾條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有些黑心商家為了牟利,造假的也就非常的多。所以我們在購買艾條的時候一定要擦亮我們雪亮的雙眼,分辨真假艾條。艾條一般都是選擇三年或者五年艾來打磨成絨,比例也由5:1到40:1不等,所謂的xx:1,就是指多少斤的艾絨打出一斤的艾絨。比如說40:1的艾絨就是用40斤的艾葉經過機器的加工,造出1斤的艾絨,就我們日常生活中來說40:1的艾絨已經是非常高級的了,很難再打出更高的艾絨,所以我們在購買艾條的時候,有的廠家為了吹噓自己的艾條好,往往會吹噓到70:1,80:1甚至更高,在這里奉勸大家一句,遇到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要相信,多半是個騙子。金山區背部灸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