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數指標:(一)視場角,視場角決定了激光雷達能夠看到的視野范圍,分為水平視場角和垂直視場角,視場角越大,表示視野范圍越大,反之則表示視野范圍越小。以圖3中的激光雷達為例,旋轉式激光雷達的水平視場角為360°,垂直視場角為26.9°,固態激光雷達的水平視場角為60°,垂直視場角為20°。(二)線數,線數越高,表示單位時間內采樣的點就越多,分辨率也就越高,目前無人駕駛車一般采用32線或64線的激光雷達。(三)分辨率,分辨率和激光光束之間的夾角有關,夾角越小,分辨率越高。固態激光雷達的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大概相當,約為0.1°,旋轉式激光雷達的水平角分辨率為0.08°,垂直角分辨率約為0.4°。激光雷達在農業領域用于監測作物生長情況。天津二維激光雷達市價
MEMS陣鏡激光雷達優點:MEMS微振鏡擺脫了笨重的馬達、多發射/接收模組等機械運動裝置,毫米級尺寸的微振鏡較大程度上減少了激光雷達的尺寸,提高了穩定性;MEMS微振鏡可減少激光發射器和探測器數量,極大地降低成本。缺點:有限的光學口徑和掃描角度限制了Lidar的測距能力和FOV,大視場角需要多子視場拼接,這對點云拼接算法和點云穩定度要求都較高;抗沖擊可靠性存疑;振鏡尺寸問題:遠距離探測需要較大的振鏡,不但價格貴,對快軸/慢軸負擔大,材質的耐久疲勞度存在風險,難以滿足車規的DV、PV的可靠性、穩定性、沖擊、跌落測試要求;懸臂梁:硅基MEMS的懸臂梁結構實際非常脆弱,快慢軸同時對微振鏡進行反向扭動,外界的振動或沖擊極易直接致其斷裂。天津高精度激光雷達價位激光雷達以其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在無人機地形測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原理,激光雷達(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激光檢測和測距系統的簡稱,通過對外發射激光脈沖來進行物體檢測和測距。激光雷達采用飛行時間(Time of Flight,TOF)測距,發射器先發送一束激光,遇到障礙物后反射回來,由接收器接收,然后通過計算激光發送和接收的時間差,得到目標和自己的相對距離。如果采用多束激光并且360度旋轉掃描,就可以得到整個環境的三維信息。激光雷達掃描出來的是一系列的點,因此激光雷達掃描出來的結果也叫“激光點云”。
激光雷達(Lidar)光束范圍很窄,所以需要更多的縱向光束,以覆蓋大的面積,所以線束決定著畫面大小,掃描再通過返回的時間測量距離,并精確、快速構建模型,相比目前的其他雷達強太多,所以更適合自動駕駛系統,但也同樣易受天氣影像,成本較高。轉鏡:轉鏡分為一維轉鏡和二維轉鏡。一維轉鏡通過旋轉的多面體反射鏡,將激光反射到不同的方向;二維轉鏡顧名思義內部集成了兩個轉鏡,一個多邊棱鏡負責橫向旋轉,一個負責縱向翻轉,實現一束激光包攬橫縱雙向掃描。轉鏡激光雷達體積小、成本低,與機械式激光雷達效果一致,但機械頻率也很高,在壽命上不夠理想。激光雷達的智能化校準功能減少了人工干預的需要。
而如較新的 Livox Horizon 激光雷達,也包含了多回波信息及噪點信息,格式如下:每個標記信息由1字節組成:該字節中 bit7 和 bit6 為頭一組,bit5 和 bit4 為第二組,bit3 和 bit2 為第三組,bit1 和 bit0 為第四組。第二組表示的是該采樣點的回波次序。由于 Livox Horizon 采用同軸光路,即使外部無被測物體,其內部的光學系統也會產生一個回波,該回波記為第 0 個回波。隨后,若激光出射方向存在可被探測的物體,則較先返回系統的激光回波記為第 1 個回波,隨后為第 2 個回波,以此類推。如果被探測物體距離過近(例如 1.5m),第 1 個回波將會融合到第 0 個回波里,該回波記為第 0 個回波。礦山開采中激光雷達監測地形變化,預防潛在地質災害。深圳高精度激光雷達供應
覽沃 Mid - 360 作為新物種,讓移動機器人在多樣場景精確感知。天津二維激光雷達市價
現代雷達的波長一般是到米級別,例如火控雷達的波長是1-5厘米,汽車雷達的波長是1-10毫米。當波長進一步壓縮(頻率進一步提高),在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區域即可激發出激光,用激光做探測源的雷達,稱為激光雷達。1928年,德國的Landenburg(蘭登伯格)在研究氛氣色散現象實驗間接證實了受激輻射的存在,也直接給出了受激輻射的發生條件是粒子數反轉。1947年,Lamb(蘭姆)和Reherford(雷瑟福)在氧原子光譜中發現了明顯的受激輻射這是受激輻射頭一次被實驗驗證,蘭姆也因此在1955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50年,法國物理學家Kastler(卡斯特勒)提出了光學泵浦的方法。他也因為提出了這種利用光學于段研究微波諧振的方法而獲諾貝爾獎。天津二維激光雷達市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