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點:用淡鹽水長時間浸泡長江鮰魚,可以使魚肉表層部分蛋白質凝固,魚肉更緊實。用魚濃湯燒魚鮮味濃郁,輔以時尚的裝盤技術,比傳統的燒鮰魚升值不少。菜品制作:黃錫藩,特一級烹調師,現任揚州怡廬食肆總廚。點評:此菜的外觀、質感很是細膩惹口,見了就想舉箸一嘗。不過鮰魚本是一種鮮味很足的魚,用濃湯再燒好象沒有必要。作者反饋:用清水是可以燒魚的,但做不出凝乳的效果,味道也與本菜不一樣。應當說這兩種做法沒有可比性。原料:長江鮰魚1條(1千克/條,可做10份)。配料:蘆筍尖2根,紅尖椒5克,意大利面條10克,薄荷2片,黑白芝麻3克,油炸紅薯絲5克。調料:精鹽,冰糖2克,蟹黃油10克,高濃度魚湯500克,濃度5%淡鹽水200克,白酒5克,蔥、姜、蒜各3克,豆油20克。高濃度魚湯制作:將豆油150克燒三成熱,下花鰱魚頭兩個(約4千克)略煎,加水5千克,中大火燒30-40分鐘,下熟豬油50克,再煮2分鐘,至湯汁2500克左右時過濾即成。蟹黃油制法:將毛蟹入籠蒸熟,拆出蟹肉和蟹黃125克,下炸過蔥、姜的豆油500克內,小火熬至色淡黃,過濾即成。制作方法:(1)先將鮰魚宰殺,取魚中段125克放入鹽水中浸泡40分鐘,取出瀝水備用。(2)炒鍋上火,燒熱后加入豆油燒四成熱。蟹黃油緩緩澆在軟糯的土豆泥上,綿密與醇厚交織,入口即化作一股馥郁鮮香,在舌尖跳起美味圓舞曲。西藏佐餐蟹黃油供應鏈
蟹黃油糯米燒麥:將 200 克糯米提前浸泡 4 小時,放入蒸鍋中蒸熟備用。取 300 克豬肉餡放入碗中,加入 3 湯匙蟹黃油、2 湯匙生抽、1 湯匙料酒、1 小勺鹽、1 湯匙糖、蔥姜末拌勻,再加入蒸熟的糯米、50 克香菇丁和 50 克玉米粒,攪拌均勻成餡料。取燒麥皮(可自制或買現成),每張皮放入 2 湯匙餡料,用虎口捏成燒麥形狀,放入蒸鍋中大火蒸 15 分鐘。燒麥皮薄而韌,糯米餡緊實有嚼勁,蟹黃油的香味貫穿其中,豬肉的鮮香和香菇的醇厚相互襯托,頂部的糯米顆粒分明,帶著油亮的光澤,是傳統點心的升級吃法,早餐吃幾個就很頂飽。四川鮮香蟹黃油加盟品牌蟹黃油在烤盤上融化,包裹著鮮嫩的雞翅,烤制出金黃誘人的美味。
蟹黃油焗南瓜: 老南瓜 1 斤去皮去籽,切成 3 厘米見方的塊,放入蒸鍋中蒸 15 分鐘至筷子能輕松戳穿。將南瓜塊放入碗中,用勺子壓成細膩泥狀,加半勺鹽、少許黑胡椒粉拌勻。取平底鍋融化 5 勺蟹黃油,將倒入南瓜泥小火翻炒 2 分鐘至抱團,盛入焗碗后表面鋪滿馬蘇里拉芝士。烤箱提前預熱至 200℃,中層烤 12 分鐘至芝士金黃微焦,出爐時能看到芝士邊緣冒泡,南瓜泥混合著蟹黃油的咸鮮與芝士的奶香,口感綿密中帶著拉絲感,甜咸交織的味道十分誘人。
蟹黃油蒸水蛋羹:取 4 個雞蛋打入大碗中,加 1.5 倍的溫水(約 300 毫升)、1 小勺鹽和幾滴香油,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勻,過篩后去掉表面浮沫,蓋上保鮮膜,用牙簽扎 5-6 個小孔,放入蒸鍋中大火蒸 8 分鐘,關火后燜 2 分鐘。取出后淋上 2 湯匙蟹黃油,撒上蔥花和幾顆枸杞。水蛋羹如布丁般嫩滑,蟹黃油的香氣飄在表面,用勺子舀起時顫巍巍的,口感非常細膩而且入口即化,蛋香與蟹鮮完美的融合,是適合老人和孩子的營養美食,早餐或晚餐吃都很合適。蟹黃油的香氣混著蔥姜的辛香,在廚房彌漫,光是聞著就已讓人食指大動。
蟹黃油涼拌海蜇絲:將 200 克海蜇絲用清水反復沖洗 3 次后,放入清水中浸泡 2 小時去除多余鹽分,中途換水 2 次,撈出后用手擠干水分備用。取 1 根黃瓜洗凈切絲,50 克香菜切段,3 瓣蒜切末。取大碗放入海蜇絲、黃瓜絲、香菜段、蒜末,加入 2 湯匙蟹黃油、1 湯匙生抽、半勺香醋、1 小勺糖和 1 湯匙香油,戴上一次性手套充分抓拌均勻后靜置 5 分鐘。海蜇的爽脆與蟹黃油的濃稠形成奇妙的口感對比,醋香開胃,蒜香提味,蟹油的鮮美滲透進每一根海蜇絲,是夏季餐桌上解膩又開胃的涼菜,搭配冰鎮啤酒更是絕配。 蟹黃油與青菜一同翻炒,翠綠的菜葉裹滿鮮香,平凡的蔬菜也變得滋味十足。陜西袋裝蟹黃油產品介紹
蟹黃油拌飯時,每一口都能嘗到蟹肉的鮮甜與油脂的醇厚,讓人欲罷不能。西藏佐餐蟹黃油供應鏈
蟹黃油煎餃:準備餃子皮和肉餡,包成 20 個餃子。平底鍋放 3 勺油,油熱后擺入餃子,小火煎至底部金黃(約 3 分鐘),加半碗清水,蓋上鍋蓋燜煮 5 分鐘至水收干(確保餃子皮熟透)。揭開鍋蓋,在餃子表面均勻刷 4 勺蟹黃油,繼續煎 2 分鐘至蟹油融化并滲入餃子皮,***撒上蔥花和芝麻。煎餃底部酥脆金黃,表皮帶著蟹油的香氣,咬開時湯汁飽滿,肉餡混合著蟹香,比普通煎餃更添一層海洋風味,外酥里嫩,鮮香十足,是讓人食欲大增的美味,搭配醋碟食用更解膩。西藏佐餐蟹黃油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