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籌劃步驟: 一步 收集信息 一、收集外部信息包括:1、稅收法規 2、其他政策法規 3、主管稅務機關的觀點 二、收集內部信息包括:1、納稅人的身份 2、組織形式 3、注冊地點 4、所從事的產業 5、財務情況 6、對風險的態度 7、稅務情況 二步 目標分析 一、納稅人的要求:1、要求增加所得還是資本增值 2、投資要求 二、目標的限定 (一)納稅成本與經濟效益的選擇 1.稅務籌劃與企業發展戰略的選擇。 2.稅務籌劃目標與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 (二)稅種間的限定 1.考慮整體稅負的輕重。 2.考察相關年度的課稅情況。 (三)經濟活動參與者的稅負情況 (四)特定稅種的影響。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
稅務評估是一個納稅服務過程。稅務機關通過信息化手段,設置能夠了解和掌握納稅人財務核算和相關經營情況的納稅申報表,并結合審查賬簿報表,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納稅申報中的錯誤與偏差,幫助納稅人提高納稅申報質量;納稅評估通過約談、舉證等方式,可以有效解決納稅人因主觀疏忽或對稅法理解錯誤而產生的涉稅問題,充分體現稅務行政執法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 為了及時調節國家經濟、體現產業政策,稅收政策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一項成功的稅收籌劃是對財稅政策的及時更新獲取,以及多種稅收方案優化選擇的結果,利用稅收政策與經濟實際適應度的不斷變化,尋找納稅人在稅收上的利益增長點。航天信息軟件可幫助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樹立風險成本意...
稅務是指和稅收相關的事務。一般稅務的范疇包括: 一、稅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其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內容就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二、稅收的本質。稅收是國家憑借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范性(固定性)。 三、稅收的產生。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余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濟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的經濟利益主體,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稅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時代魯宣公實行“初稅畝”從而確立土地私有制時才出現的。 四、稅收的作...
稅務籌劃步驟: 一步 收集信息 一、收集外部信息包括:1、稅收法規 2、其他政策法規 3、主管稅務機關的觀點 二、收集內部信息包括:1、納稅人的身份 2、組織形式 3、注冊地點 4、所從事的產業 5、財務情況 6、對風險的態度 7、稅務情況 二步 目標分析 一、納稅人的要求:1、要求增加所得還是資本增值 2、投資要求 二、目標的限定 (一)納稅成本與經濟效益的選擇 1.稅務籌劃與企業發展戰略的選擇。 2.稅務籌劃目標與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 (二)稅種間的限定 1.考慮整體稅負的輕重。 2.考察相關年度的課稅情況。 (三)經濟活動參與者的稅負情況 (四)特定稅種的影響。稅收優惠,是指稅法對某些特...
國稅與地稅: 下面我們再來理清一個經常聽說的概念:國稅與地稅。(有沒有人能堅持看到這一段而不睡著啊,理工狗的苦,看到這些就犯困,我寧愿去修個車。) 依照稅收收入歸屬和征管管轄權限的不同,中國稅務部門可分為國家稅務局(簡稱國稅)和地方稅務局(簡稱地稅)兩個不同的系統。國稅主要負責征收稅、與地方共享稅,地稅主要負責征收地方稅。 例如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企業繳納的所得稅等一些稅費是由國稅局系統征收。 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契稅,屠宰稅等一些稅費是由地稅局系統征收。稅收優惠,是指稅法對某些特定的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給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納稅義務的規定。楊浦區國際稅務服務好處現...
稅收和稅法: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那么,關于稅收具體有哪些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呢? 其實我國真正稱得上是稅法的只有四部:《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征收管理法》還有一部名字特長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為啥說這些是稅收法律呢?因為這些是全國人大制定的,我國高權力機構!其他的能叫法么?不能!其他的都叫條例!而且是暫行的!于是其他的便是《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神馬的,這些都是、地方人大、財政部...
稅收職能是指稅收所具有的內在功能,稅收作用則是稅收職能在一定條件下的具體體現。稅收的職能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組織財政收入是稅收的基本職能。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的特點,籌集財政收入穩定可靠。稅收的這種特點,使其成為世界各國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中國稅收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90%以上。 稅收是調控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作用于經濟。這既反映了經濟是稅收的來源,也體現了稅收對經濟的調控作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桿,通過增稅與減免稅等手段來影響社會成員的經濟利益,引導企業、個人的經濟行為,對資源配置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從而達到調控經濟運行的...
稅務是指和稅收相關的事務。一般稅務的范疇包括: 一、稅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其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內容就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二、稅收的本質。稅收是國家憑借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范性(固定性)。 三、稅收的產生。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余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濟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的經濟利益主體,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稅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時代魯宣公實行“初稅畝”從而確立土地私有制時才出現的。 四、稅收的作...
增值稅普通發票與增值稅發票: 1、發票的印制要求不同。增值稅發票由稅務主管部門指定的企業印制;其他發票,按照主管部門的規定,分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指定企業印制。 2、發票使用的主體不同。增值稅發票一般只能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領購使用,小規模納稅人需要使用只能經稅務機關批準后由當地的稅務機關;普通發票則可以由從事經營活動并辦理了稅務登記的各種納稅人領購使用,未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也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領購使用普通發票。 3、發票的內容不同:增值稅發票除了具備購買單位、銷售單位、商品或者服務的名稱、商品或者勞務的數量和計量單位、單價和價款、開票單位、收款人、開票日期等普通發票所...
稅務評估是一個納稅服務過程。稅務機關通過信息化手段,設置能夠了解和掌握納稅人財務核算和相關經營情況的納稅申報表,并結合審查賬簿報表,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納稅申報中的錯誤與偏差,幫助納稅人提高納稅申報質量;納稅評估通過約談、舉證等方式,可以有效解決納稅人因主觀疏忽或對稅法理解錯誤而產生的涉稅問題,充分體現稅務行政執法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 為了及時調節國家經濟、體現產業政策,稅收政策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一項成功的稅收籌劃是對財稅政策的及時更新獲取,以及多種稅收方案優化選擇的結果,利用稅收政策與經濟實際適應度的不斷變化,尋找納稅人在稅收上的利益增長點。航天信息軟件可幫助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樹立風險成本意...
什么是增值稅?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還記得前面說過的流轉稅嗎?)。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并且增值稅實行的是“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的。比如: 老板您的公司從東風購進帥氣的天龍卡車30臺,金額為1000萬元(這里為方便計算,此金額為不含稅金額,下個例子中會告訴你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的區別),但您公司實際上要付給東風的車款并不是1000萬元,而是1000+1000*17%(增值稅率按17%)=1170萬元。 為什么購進的車輛價值才1000萬元,另外還要支付個170萬元呢?因為這時,您公司做為消費者就要另外負...
稅收是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從總體來說,稅收作為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主要、規范的形式,能夠規范、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不同的稅種,在分配領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如個人所得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具有高收入者適用高稅率、低收入者適用低稅率或不征稅的特點,有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消費稅對特定的消費品征稅,能達到調節收入分配和引導消費的目的。 稅收還具有監督經濟活動的作用。稅收涉及社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個領域,能夠綜合反映國家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率。既可以通過稅收收入的增減及稅源的變化,及時掌握宏觀經濟的發展變化趨勢,也可以在稅收征管活動中了解微觀經濟狀況,發現并糾正納稅人在生產經...
什么是增值稅?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還記得前面說過的流轉稅嗎?)。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并且增值稅實行的是“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的。比如: 老板您的公司從東風購進帥氣的天龍卡車30臺,金額為1000萬元(這里為方便計算,此金額為不含稅金額,下個例子中會告訴你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的區別),但您公司實際上要付給東風的車款并不是1000萬元,而是1000+1000*17%(增值稅率按17%)=1170萬元。 為什么購進的車輛價值才1000萬元,另外還要支付個170萬元呢?因為這時,您公司做為消費者就要另外負...
營業稅是一種根據營業額征收的稅,一般稅率是5%。比如你營業額100萬,那么就要交5萬的稅,優點是非常方便簡單,是個人都會算。但是營業稅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流通過程中要重復征稅。比如,我從別人那里花100萬租了一棟寫字樓,出租方因為這100萬的營業額交納了5萬的營業稅(100萬*5%),如果此時我120萬把這棟寫字樓轉租出去,我還要根據120萬的營業額再交6萬的稅(120萬*5%)。也就是說,一個產品流轉過程越多,要重復繳納的營業稅也就越多。一個產品如果流轉五次才到消費者手里,消費者實際上負擔了五次營業稅。發現并糾正納稅人在生產經營及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閔行區全...
稅收制度: 構成的七個要素 1、納稅主體,又稱納稅人,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社會組織和個人,是納稅義務的承擔者。納稅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客體,是指稅法規定對什么征稅。 3、稅率,這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反映了征稅的程度。稅率有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全額累進與超額累進)和定額稅率三種基本形式。 4、納稅環節,是指商品在整個流轉過程中按照稅法規定應當繳納稅款的階段。 5、納稅期限,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主體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具體時間。一般的按次與按期征收兩種。 6、納稅地點,是指繳納稅款的地方。一般是為納稅人的住所地,也有規定在營業發生地...
營業稅是一種根據營業額征收的稅,一般稅率是5%。比如你營業額100萬,那么就要交5萬的稅,優點是非常方便簡單,是個人都會算。但是營業稅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流通過程中要重復征稅。比如,我從別人那里花100萬租了一棟寫字樓,出租方因為這100萬的營業額交納了5萬的營業稅(100萬*5%),如果此時我120萬把這棟寫字樓轉租出去,我還要根據120萬的營業額再交6萬的稅(120萬*5%)。也就是說,一個產品流轉過程越多,要重復繳納的營業稅也就越多。一個產品如果流轉五次才到消費者手里,消費者實際上負擔了五次營業稅。稅收是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松江區咨詢稅務服務詢問報價稅務是指和稅收相關的事務。一般稅...
稅務評估是一個納稅服務過程。稅務機關通過信息化手段,設置能夠了解和掌握納稅人財務核算和相關經營情況的納稅申報表,并結合審查賬簿報表,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納稅申報中的錯誤與偏差,幫助納稅人提高納稅申報質量;納稅評估通過約談、舉證等方式,可以有效解決納稅人因主觀疏忽或對稅法理解錯誤而產生的涉稅問題,充分體現稅務行政執法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 為了及時調節國家經濟、體現產業政策,稅收政策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一項成功的稅收籌劃是對財稅政策的及時更新獲取,以及多種稅收方案優化選擇的結果,利用稅收政策與經濟實際適應度的不斷變化,尋找納稅人在稅收上的利益增長點。航天信息軟件可幫助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樹立風險成本意...
稅收是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從總體來說,稅收作為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主要、規范的形式,能夠規范、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不同的稅種,在分配領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如個人所得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具有高收入者適用高稅率、低收入者適用低稅率或不征稅的特點,有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消費稅對特定的消費品征稅,能達到調節收入分配和引導消費的目的。 稅收還具有監督經濟活動的作用。稅收涉及社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個領域,能夠綜合反映國家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率。既可以通過稅收收入的增減及稅源的變化,及時掌握宏觀經濟的發展變化趨勢,也可以在稅收征管活動中了解微觀經濟狀況,發現并糾正納稅人在生產經...
稅收制度: 構成的七個要素 1、納稅主體,又稱納稅人,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社會組織和個人,是納稅義務的承擔者。納稅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客體,是指稅法規定對什么征稅。 3、稅率,這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反映了征稅的程度。稅率有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全額累進與超額累進)和定額稅率三種基本形式。 4、納稅環節,是指商品在整個流轉過程中按照稅法規定應當繳納稅款的階段。 5、納稅期限,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主體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具體時間。一般的按次與按期征收兩種。 6、納稅地點,是指繳納稅款的地方。一般是為納稅人的住所地,也有規定在營業發生地...
稅收職能是指稅收所具有的內在功能,稅收作用則是稅收職能在一定條件下的具體體現。稅收的職能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組織財政收入是稅收的基本職能。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的特點,籌集財政收入穩定可靠。稅收的這種特點,使其成為世界各國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中國稅收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90%以上。 稅收是調控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作用于經濟。這既反映了經濟是稅收的來源,也體現了稅收對經濟的調控作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桿,通過增稅與減免稅等手段來影響社會成員的經濟利益,引導企業、個人的經濟行為,對資源配置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從而達到調控經濟運行的...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依照稅收收入歸屬和征管管轄權限的不同,中國稅務部門可分為國稅和地稅兩個不同的系統。前者征收的主要是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稅種(消費稅、企業所得稅、關稅)和關乎國計民生的主要稅種的部分稅收(增值稅);后者則主要負責合適地方征管的稅種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營業稅、耕地占用稅、車船使用稅等)。現代企業的稅務籌劃有利于限度實現財務目標。金山區口碑好的稅務服務廠家批發價國稅與地稅: 下面我們再來理清一個經常聽說的概念:國稅與地稅。(有沒有人能堅持看到這一段而不睡著啊,...
稅收和稅法: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那么,關于稅收具體有哪些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呢? 其實我國真正稱得上是稅法的只有四部:《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征收管理法》還有一部名字特長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為啥說這些是稅收法律呢?因為這些是全國人大制定的,我國高權力機構!其他的能叫法么?不能!其他的都叫條例!而且是暫行的!于是其他的便是《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神馬的,這些都是、地方人大、財政部...
稅收分類: 了解了什么是稅收,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稅收的分類。稅收的分類方法很多,我只講幾種常見的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稅務。 一、按征稅對象分類 我國現行的稅種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流轉稅類。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別著急,我知道你很想知道這些稅種為什么叫流轉稅,下面會有個很形象的栗子給你吃)。 2、所得稅類。如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 3、財產稅類。如房產稅、車船使用稅、車輛購置稅、契稅等。這些稅種是對納稅人擁有或使用的財產征收的。個人感覺能經常繳這些稅的,都是土豪啊。 4、行為稅類。如印花稅、屠宰稅等。 二、按稅收管理和使用權限分類 稅收按其管理和使用權限劃分,可分為稅、地方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