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運行的魚菜共生主要模式,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關注,低碳環保的生產方式越來越受到重用;近些年來,人們的健康意識和觀念發生變化,食品質量與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綠色生態的食品也越來越受到現代人們的青睞,魚菜共生作為一種可持續、零排放、低碳的生產模式,其生產的綠色健康產品能夠滿足現代發展的需要,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國內運行的魚菜共生模式主要有:以出售水產品以及蔬菜為主的“生產型”模式,以及旅游獲客為主的“觀光型”模式。系統中的微生物也扮演重要角色,它們幫助分解廢物并釋放養分給植物吸收。浙江低碳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系統具有普遍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領域:學校和教育機構可以設置魚菜共生系統作為教學工具,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生態循環、農業科學和環境保護等知識。2.商業種植:一些專業的農業企業或種植戶采用大規模的魚菜共生系統進行商業化生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產高質量的有機蔬菜和水產品。3.餐廳和酒店:部分餐廳和酒店可以安裝魚菜共生系統,為顧客提供自產的新鮮食材,提升品牌特色和競爭力。4.科研領域:用于開展相關的生態、農業和水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為改進和優化魚菜共生技術提供數據支持。5.災區和偏遠地區:在資源匱乏或自然災害后的地區,魚菜共生系統能夠提供相對單獨和穩定的食物來源。山東小型魚菜共生可行性報告利用智能手機APP實時監控水質參數,讓用戶隨時掌握系統狀況,無需專業知識即可操作。
魚菜共生系統對消費者較有吸引力的地方有三點:首先,種植方式可自證清白。因為魚菜共生系統中有魚存在,任何農藥都不能使用,稍有不慎會造成魚和有益微生物種群的死亡和系統的崩潰。其次,魚菜共生脫離土壤栽培,避免了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因此魚菜共生系統蔬菜和水產品的重金屬殘留都遠低于傳統土壤栽培。然后,魚菜共生系統蔬菜有特有的水生根系,如果魚菜共生農場帶著根配送的話,消費者很容易識別蔬菜的來源,避免產生這個菜是不是來自批發市場的疑慮。
技術模式,艾維農場采用的1個魚菜共生大棚+2個氣霧栽培大棚的模式。養魚的水池與種植蔬菜的礫培槽通過水泵聯系,陶礫定植作物,陶礫內有很多微孔可以起到附著微生物的作用,虹吸作為排水系統,無動力排水,通過系統控制可以實現潮漲潮落,礫培、植物、蚯蚓和微生物可實現過濾和生物硝化處理,根系營養充足、發育好。同時,在陶礫種植槽中加入蚯蚓。蚯蚓吃掉魚糞便,將其分解成更容易為植物吸收的養分,避免了種植槽養分吸收不完全、水體發臭的情況出現。因為整個過程較少依賴機械動力,所以整體能耗明顯降低,有利于環境保護。
魚菜共生其實也可以視為魚、菜、菌共生。魚:魚類呼吸及排泄物中含有氨,氨累積過多會對生物造成傷害,甚至死亡,而水中的微生物亞硝化單胞菌能將氨分解成亞硝酸鹽N0z,再由硝化桿菌轉化為硝酸鹽NO;,被植物所利用。植物:植物的根部是以離子的方式來吸收養分,因此不論是哪種營養來源,都必須轉換成硝酸鹽的形態,才能被吸收利用,當植物吸收了被微生物分解的養分的同時,也凈化了水質。此外,植物的根部會釋放天然的kang生素,而這些kang生素可溶于水,也會幫助魚類維持健康。魚菜共生不僅適合家庭,也可以作為商業模式進行推廣和發展。山東小型魚菜共生可行性報告
魚菜共生不僅是農業創新,也是社區活動的一部分,增進鄰里關系。浙江低碳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系統打破空間、環境以及耕作技能上的限制,在校園里就可種菜養魚,輕松打造微型生態系統。魚菜共生系統為中小學生農業科普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條件,不僅可以讓青少年學習、了解到食物的來源及生產方式,還蘊含了豐富的科學原理和新興技術,是開展食農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載體。加強青少年農業科普教育,不但關系到廣大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升,而且關系到農業后備人才的培養以及新時期現代化農業科技的推廣。魚菜共生技術剛好能夠結合兩者優點并改善缺點,不需換水,而是不斷循環再利用。浙江低碳魚菜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