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末端處理設施標準化。活性炭吸附工藝因時期、地域、行業,以及治理單位設計習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市場上現存的活性炭箱結構五花八門,活性炭填裝方式缺乏統一標準。為此試點企業安裝標準化炭箱裝置,統一活性炭更換填裝方式。設置上方進料和下方出料的結構,配套安裝電葫蘆吊機和振動器作為標準組件,用于輔助活性炭進出料,提高活性炭更換的便捷性。吸附裝置是統一以5000 m3/h處理量配0.5t活性炭作為一個標準化裝置單體,根據處理風量的規模選擇單體數量,通過并聯組合進行建設安裝,實現處理設施建設的標準化。綠島模式不僅關注環境保護,還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上海VOC綠島模式效應
近日,西咸新區·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起步區已建成區域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1號噴涂生產線完成技術改造,通過驗收投入使用,年產能由1萬噸提升到2萬噸,實現產能翻倍。由陜西西咸新區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西咸新區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是全國頭一個設施共享噴涂中心,也是全省頭一個臭氧污染防治“抓點示范”項目、西咸新區“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標志性工程之一,西咸新區在臭氧污染防治方面探索實踐的階段性成果。上海回轉窯綠島模式合作在綠島模式的指導下,我們加強了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2021年10月,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正式入駐西咸新區·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起步區已建成區域,占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總投資1300萬元,獲得300萬元省級環保專項資金支持。中心以“設施共建、污染共治、服務共享”為理念,按照“government主導,企業投資”模式,主要為工地架管、工藝管道、管件、設備、金屬構件及其他零部件進行噴涂加工 。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建有2條涂裝生產線和1套有機廢氣處理設施,其中1號線為規則構件噴涂生產線,于2022年5月建成投運,主要對6m標準金屬架管進行噴涂加工;2號線為異形構件噴涂生產線,于同年11月建成投運,主要噴涂加工各種不規則的機械、車床等金屬構件。
配套激勵政策。協調金融機構給予“綠島”項目建設主體低息借款,對符合綠色金融獎補政策的,給予借款貼息等支持;將“綠島”項目納入項目環評“綠色通道”,優先提供排污總量指標,做到快批快辦;對建成并符合條件的“綠島”項目,納入環保信任保護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豁免名單。2021年,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聯合出臺“綠島”項目獎補辦法,對工業和服務業“綠島”項目、農業“綠島”項目,按照不超過核定環保設施投資總額的20%、40%直接給予獎補,切實緩解“綠島”項目建設的投資壓力。通過綠島模式的實施,我們有效降低了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
日前,位于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的浙江虞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6000噸飽和活性炭再生利用”項目順利通過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申領驗收工作,為集中高效處理較大區域范圍內的VOCs(揮發性有機物)打下了堅實基礎。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投運后,每年可再生活性炭產品1萬噸,基本覆蓋園區所有工業生產企業,可幫助周邊企業減少VOCs排放1000噸左右。“相當于減少3.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節約4.5萬噸標準煤,真正實現減污降碳、綠色環保。”該負責人說。綠島模式注重城市規劃和建設對生態系統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江蘇環保綠島模式運營單位
在綠島模式的指導下,我們加強了對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上海VOC綠島模式效應
目前,江蘇省針對亟待解決的問題,正在研究制定《“綠島”項目入庫篩選原則》和《“綠島”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并組織編制了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類、工業污水集中預處理類等五類《“綠島”項目技術指南》以及《“綠島”典型項目匯編》,進一步規范和引導全省“綠島”項目建設。雖然成效明顯,但“綠島”項目是一個新生事物,推進過程中較大難題是厘清排污責任。按照《環保法》,單個企業須做到達標排放,“綠島”項目投用后,突破了單個企業達標排放、依證排污的政策約束,不少企業將污染物集中排給了“綠島”,如果“綠島”出現超標排放,該怎么辦?上海VOC綠島模式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