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填充膠填充,通常實施方法有操作人員的手動填充和機器的自動填充,無論是手動和自動,一定需要借助于膠水噴涂控制器,其兩大參數為噴涂氣壓和噴涂時間設定。底部填充膠不同產品不同PCBA布局,參數有所不同。由于底部填充膠的流動性,填充的原則:盡量避免不需要填充的元件被填充;禁止填充物對扣屏蔽罩有影響。依據這兩個原則可以確定噴涂位置。在底部填充膠用于量產之前,需要對填充環節的效果進行切割研磨試驗,也就是所謂的破壞性試驗,檢查內部填充效果。通常滿足兩個標準:跌落試驗結果合格;滿足企業質量要求。底部填充膠主要的作用就是解決BGA/CSP芯片與PCB之間的熱應力、機械應力集中的問題。安慶IC保護膠水廠家
底部填充膠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空洞和氣隙是很普遍的問題,出現空洞的原因與其封裝設計和使用模式相關,典型的空洞會導致可靠性的下降。了解空洞形成的不同起因的及其特性,以及如何對它們進行測試,將有助于解決底部填充膠underfill的空洞問題。了解空洞的特性有助于將空洞與它們的產生原因相聯系,其中包括:1.1形狀——空洞是圓形的還是其他的形狀?1.2尺寸——通常描述成空洞在芯片平面的覆蓋面積。1.3產生頻率——是每10個器件中出現一個空洞,還是每個器件出現10個空洞?空洞是在特定的時期產生,還是一直產生,或者是任意時間產生?1.4定位——空洞出現在芯片的某個確定位置還是任意位置?空洞出現是否與互連凸點有關?空洞與施膠方式又有什么關系。湖北透明填充固化膠一般底部填充膠的基本特性與選用要求有哪些?
底部填充膠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較低的粘度,快速固化,可以在芯片倒裝填充滿之后非常好地包住錫球,對于錫球起到保護作用。其次,因為要能有效趕走倒裝芯片底部的氣泡,所以底部填充膠還需要有優異的耐熱性能,在熱循環處理時能保持非常良好的固化反應。此外,由于線路板的價值較高,需要底部填充膠水還得具有可返修性。將BGA底部空隙大面積填滿(填充飽滿度達到95%以上),能有效降低由于硅芯片與基板之間的總體溫度膨脹特性不匹配或外力造成的沖擊,提高芯片連接后的機械結構強度,增強BGA封裝模式芯片和PCBA間的抗跌落性能。
其實填充膠(underfill)早的時候是設計給覆晶晶片(Flip Chip)使用以增強其信賴度用的,后來BGA開始流行,很多的CPU也開始使用起BGA封裝,但礙于當時的科技,BGA其實是有一定的厚度,而且隨著CPU的功能越來越強,BGA的尺寸也就越來越大顆,也就是說BGA封裝晶片具有一定的重量,這個重量非常不利摔落的沖擊。也因為幾乎所有手機的CPU都采用BGA封裝,手機又是手持裝置,使用者經常不小心一個沒有拿好就可能從耳朵的高度(150cm或180cm)掉落地上,再加上BGA的焊錫強度嚴重不足,只要手機一掉落到地上,CPU的錫球就可能會發生破裂(Crack),甚至還有整顆CPU從板子脫落的情形發生,客訴問題當然就接不完啦,于是開始有人把原本用于覆晶的底部填充膠拿來運用到BGA底下以增強其耐高處摔落、耐沖擊的能力。只是這底部填充膠也不是全能的就是了,就見過連底部填充膠都破裂的案例。填充膠的應用原理是利用毛細作用使得膠水迅速流過BGA 芯片底部芯片底部。
由于線路板的價值較高,線路板組裝完成后對整板的測試過程如果發現芯片不良的話就要對芯片進行返修,這就要求底部填充膠水具有可返修性。芯片返修的步驟為:清理芯片四周膠水- 卸去芯片- 清理殘膠。將返修板放置在返修平臺上,用熱風槍加熱芯片表面到100~150℃,熱風槍與芯片表面距離約3~5 mm。用牙簽或鑷子去除芯片四周的膠水。膠水除去后用熱風槍加熱芯片表面到220℃以上,加熱時間小于1 min,以免對主板造成傷害。待錫球融化后用鑷子將芯片拆除,用烙鐵加吸錫帶將殘留在電路板表面的殘錫去掉。再將熱風槍溫度調到100~150℃,用鑷子清理殘膠。為了保護主板,整個返修過程時間越短越好。底部填充膠一般固化前后顏色不一樣,方便檢驗。北京芯片補強膠水
底部填充膠一般應用于CSP/BGA芯片底部,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安慶IC保護膠水廠家
把底部填充膠裝到點膠設備上,很多類型點膠設備都適合,包括:手動點膠機、時間壓力閥、螺旋閥、線性活塞泵和噴射閥。設備的選擇應該根據使用的要求。在設備的設定其間,確保沒有空氣傳入產品中。為了得到好的效果,基板應該預熱以加快毛細流動和促進流平。適合速度施膠,確保針嘴和基板及芯片邊緣的合適距離,確保底部填充膠流動。施膠的方式一般為沿一條邊或沿兩條邊在角交叉。施膠的起始點應該盡可能遠離芯片的中心,以確保在芯片的填充沒有空洞。安慶IC保護膠水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