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填充膠應用原理是利用毛細作用使得膠水迅速流過BGA或者PCB芯片底部芯片底部,其毛細流動的較小空間是10um。根據毛細作用原理,不同間隙高度和流動路徑,流動時間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填充間隙和填充路徑所需填充時間不同,從而容易產生“填充空洞”。為更直觀的評估膠水流動性能,可采用以下方法評估膠水流動性:將刻有不同刻度的載玻片疊在PCB板的上方,中間使用50um的墊紙,使載玻片與PCB間留有間隙,在載玻片一端點一定量膠水,測試膠水流動不同長度所需的時間。由于膠水流動性將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因此,此實驗可在加熱平臺上進行,通過設置不同溫度,測試不同溫度下膠水流動性。底部填充膠的不固化情況通常是由于膠水的固化溫度、時間不夠或者是兼容性問題造成的。梅州SMT底部填充膠作用
底部填充膠起到密封保護加固作用的前提是膠水已經固化,而焊點周圍有錫膏中的助焊劑殘留,如果底部填充膠與殘留的助焊劑不兼容,導致底部填充膠無法有效固化,那么底部填充膠也就起不到相應的作用了,因此,底部填充膠與錫膏是否兼容,是底部填充膠選擇與評估時需要重點關注的項目。將錫膏與底部填充膠按1:3的比例混合,通過DSC(差示掃描量熱儀)測試混合錫膏后的膠水與未混合錫膏膠水熱轉變溫度變化的差異,如沒有明顯差異則說明底部填充膠與錫膏兼容。桂林單組份高溫環氧膠廠家當使用Undefill以后,同樣芯片的跌落測試表現比不使用Underfill將近提高了100倍。
底部填充膠材料氣泡有一種直接的方法可以檢測底部填充膠材料中是否存在著氣泡,可通過注射器上一個極細的針頭施膠并劃出一條細長的膠線,然后研究所施的膠線是否存在縫隙。如果已經證實底部填充膠材料中存在氣泡,就要與你的材料供應商聯系來如何正確處理和貯存這類底部填充膠(underfill)材料。如果沒有發現氣泡,則用閥門、泵或連接上注射器的噴射頭重復進行這個測試。如果在這樣的測試中出現了空洞,而且當用注射器直接進行施膠時不出現空洞,那么就是設備問題造成了氣泡的產生。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和你的設備供應商聯系來如何正確設置和使用設備。
市場對于縮小體積的需求,使CSP(如FLIP CHIP)得到較多應用,這樣元件貼裝后具有更小的占地面積和更高的信號傳遞速率。填充或灌膠被用來加強焊點結構使其能抵受住由于硅片與PCB材料的熱膨脹系數不一致而產生的應力,一般常會采用上滴或圍填法來把晶片用膠封起來。許多這樣的封裝膠都需要很長的固化時間,對于在線生產的爐子來講是不現實的,通常會使用成批處理的烘爐,但是垂直烘爐已經被證明可以成功地進行固化過程,并且其溫度曲線比普通回流爐更為簡單,垂直烘爐使用一個PCB傳輸系統來扮演緩沖區/堆積區的作用,這樣就延長了PCB板在一個小占地面積的烘爐中駐留的時間。底部填充膠工藝流程分為四步驟,烘烤、預熱、點膠、固化、檢驗。
隨著半導體的精密化精細化,底部填充膠填充工藝需要更嚴謹,封裝技術要求更高,普通的點膠閥已經難以滿足半導體underfill底部填充封裝。而高精度噴射閥正是實現半導體底部填充封裝工藝的新技術產品。underfill半導體底部填充工藝的噴射涂布方式也是非常講究的,有了高速噴射閥的使用,可以確保underfill半導體底部填充工藝的完美程度。底部填充膠因毛細管虹吸作用按箭頭方向自動填充。通常情況下,不建議采用“U”型作業,通常用“一”型和“L”型,因為采用“U”型作業,通過表面觀察的,有可能會形成元件底部中間大范圍內空洞。絕緣電阻是底部填充膠需考慮的一個性能。佛山線路板底部填充膠廠家
膠粘劑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應用面廣、使用簡便、經濟效益高等諸多特點。梅州SMT底部填充膠作用
underfill底部填充膠空洞檢測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1.利用玻璃芯片或基板。直觀檢測,提供即時反饋,缺點在于玻璃器件上底部填充膠(underfill)的流動和空洞的形成與實際的器件相比,可能有細微的偏差。2.超聲成像和制作芯片剖面。超聲聲學成像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它的空洞尺寸的檢測限制取決于封裝的形式和所使用的儀器。3.將芯片剝離的破壞性試驗。采用截面鋸斷,或將芯片或封裝從下underfill底部填充膠上剝離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空洞的三維形狀和位置,缺點在于它不適用于還未固化的器件。梅州SMT底部填充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