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起來冰漿蓄冷技術克服了盤管和冰球蓄冷技術中固有的幾個難題,歸結如下:(盤管和冰球制冰工況只有空調工況制冷的 0.65,衰減很大且在制冰過程中,隨著冰層的加厚,制冷效率越來越低,當制冰結束時制冷量只有額定制冰工況的一半)冰漿制冰效率高 20%以上紊流狀態的液液交換創造了很好的傳熱條件,這是盤管和冰球無法相比的;-3°℃的蒸發器出水溫度保證了制冷效率比盤管和冰球的-6℃高 10%以上;水的結冰不像盤管和冰球附著在管壁上,保證了蓄冰 8 小時過程中穩定的制冷效率。冰漿管道流速低于0.3m/s時易沉降,高于2m/s時泵耗劇增。四川專業冰漿蓄冷系統
冰漿蓄冷儲能的原理和應用:前言,冰漿蓄冷儲能是一種先進的能量儲存和利用技術,其原理基于冰的蓄熱和蓄冷特性。通過將低溫熱量轉化為冰熱儲存起來,然后在需要的時候釋放熱能,冰漿蓄冷儲能可以在能效和環境保護方面提供重要的優勢。本文將介紹冰漿蓄冷儲能的原理和應用。冰漿蓄冷儲能的原理,冰漿蓄冷儲能的原理基于水的相變過程。當純凈水的溫度降至0攝氏度以下時水會開始結冰,釋放出潛熱。這個過程中的潛熱可以被用于儲存和釋放熱能。江蘇動態冰漿蓄冷案例未來冰漿蓄冷將與AI預測控制結合,實現建筑供冷系統零碳化。
蓄冷儲能的優勢,從電池儲能的角度來說,電力使用方便,儲電調峰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從效率角度來看,對于空調機組來說,蓄冷儲能的優勢更加明顯,因為蓄冷的熱效率高于儲電,而熱效率決定了中央空調的運行成本。因此,蓄冷是較高效的中央空調儲能調峰技術。從成本來看,按目前儲電綜合成本約3000元/kWh,移峰1kWh的電力負荷,蓄冷的成本只為350-500元/kWh(LiB儲能技術的10~20%)。此外,蓄冷的上下游產業配套比較成熟,規模化應用后的成本下降空間大。
冰漿蓄冷的原則是在投資回收期較短的情況下,較大限度的為客戶節約運行費用,以下是冰漿系統設計的側重點:1)設備選型參數:由于全國各地區的氣象參數不同,冰漿蓄冷設備選型宜根據各項目空調負荷的實際參數進行選型。常規系統的選型出于供冷安全的角度往往選型偏大,而冰漿蓄冷由于有主機加蓄冰聯合供冷,彈性大,因此,經濟效益比較優的設備選型是考慮的重點。2)系統融冰策略:冰漿系統設計通常會設置融冰供冷板換和主機供冷板換,其中融冰板換需滿足設計日負荷的換熱量,以確保在高峰負荷時,可以完全融冰供冷,負荷平段時,主機供冷,較大限度的利用電價差節省運行費用。3)優化控制系統:蓄冰系統的融冰策略是逐日負荷不同,相應的融冰量也不同。冰漿系統的乙二醇泵和融冰泵配備了變頻系統,控制系統設計有模糊控制,會對用戶的用冷負荷作出預測、計算,同時保證用冷安全,為用戶節約更多電費。冰漿泵送時需控制流速防止冰晶聚集,管道保溫可減少冷量損失。
動態冰漿蓄冷空調系統,該系統采用了供熱、供冷兩個循環回路,每個循環回路都由冷凝器、蒸發器和調節閥組成,供冷回路的蒸發器和供熱回路的冷凝器安裝在空氣處理箱內,用于調節向室內供應空氣的溫、濕度。由冰漿發生器產生的冰漿儲存在蓄冷罐中,然后由泵輸送到供冷回路的冷凝器中,來自蒸發器的制冷劑蒸氣在該冷凝器中冷凝成液體,并利用重力流回到蒸發器中,蒸發冷卻通過空氣處理箱的空氣。在供熱回路中,由冰漿發生器產生的熱量供給制熱回路中的蒸發器,來自空氣處理箱中冷凝器的制冷劑液體在重力作用下而流入蒸發器,在蒸發器中以較高的蒸發溫度氣化吸收來自冰漿發生器產生的熱量,氣化后的制冷劑蒸氣然后進入空氣處理箱中的冷凝器放熱加熱流入的空氣。冰漿系統與太陽能光伏耦合,實現可再生能源驅動的低碳供冷。流態冰漿蓄冷供應商
冰漿管道系統需設置反沖洗接口,定期清理殘留冰晶防止堵塞。四川專業冰漿蓄冷系統
過冷水動態蓄冰的原理,過冷水冰漿系統是利用水的過冷卻原理,即水在0℃以下時并不一定會結冰,只要控制好溫度、材料、結構、流速、壓力等參數,防止凝結核的形成,就能保證穩定地產生過冷水。白天高峰負荷時,蓄冰罐中少量的0℃水被輸送到融冰板換,換熱后的高溫水回到蓄冰罐中直接融化冰雪,只要罐中有雪或冰漿,就可以長久地保持出水溫度在0~1℃,融冰板換的另一側提供5~7℃的冷凍水給空調供冷系統,由于冰漿的表面積極大,融冰極快,高峰負荷時,可以實現完全融冰供冷,使得冰漿系統的融冰供冷變得非常簡單,而且由于供回水溫差大,高溫水與冰漿直接接觸融冰,融冰泵耗較小。四川專業冰漿蓄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