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素食為主鴿無膽囊,一般情況下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喜食粒料、豆類如綠豆、小豆、玉米、小麥、高粱、稻谷等。鴿沒有吃熟食的習慣,但熟食也會適應。鴿在自由采食情況下很少采食動物性飼料和粉料,對青綠飼料和沙粒也比較喜愛。用豆粕、棉粕及魚粉等制成的顆粒飼料飼喂肉鴿能獲得非常好的飼喂效果。在條件許可下,可按營養比例,配合成全價配合飼料,制成直徑3~5mm的顆粒飼料,鴿子能適應并較好地利用這種飼料。3.固定單配偶行為肉鴿是單配偶生活的鳥類,而且是固定單配偶(一只雄鴿配一只雌鴿)。肉鴿孵出后,經4~6個月的生長發育,便進入性成熟階段,開始配偶、繁殖。配對后,定下終身,感情專一,營“一夫一妻”共同生活,平時雌雄不離,飛鳴相依,可以幾年如一,“白頭到老”。當配對鴿重新結合時,單獨隔離1周后再在新窩重組配對。如果一方死亡,將此肉鴿移至新窩另覓鴿配對,否則在原窩,存鴿會較長時間懷念亡鴿,影響配種、產卵,這是鴿子特具的戀巢、戀偶特性。給肉鴿提供青綠飼料,能補充維生素,促進消化。安徽乳鴿肉鴿廠家
健康鴿每天飲水量在60~130mL,隨氣溫變化而異。肉鴿飲水不同于雞,它是把喙深入到水杯的水中向上吸飲,一般吸飲1~2次即可完成飲水。鴿常常在采食之后飲水,哺喂乳鴿的親鴿必定在飲水之后,才能吐得出鴿乳哺喂乳鴿。出殼至25日齡的乳鴿沒有采食及飲水能力,由親鴿哺喂完成。肉鴿和雞、鴨等家禽一樣,多數是白天活躍,晚上休息。但肉鴿喜歡在高而安靜處休息,休息時多采用蹲伏或單腿站立,縮頸閉眼入睡。鴿子睡眠很輕,稍有動靜,即刻驚醒。河南蘇威1號肉鴿孵化機肉鴿育雛期,種鴿需消耗大量營養,要加強飼喂。
肉鴿用喙啄食谷物籽實,不能一次直接吞咽,必需“倒口”。如果飼料顆粒過大,倒口時常使食物掉出槽外,造成飼料浪費。所以,為便于肉鴿采食和減少飼料損失,肉鴿飼料宜選用扁圓形小顆粒籽實。成年肉鴿每只每天需采食50~60g飼料,通常情況下成鴿采食集中于飼喂之后,每次采食8~12min。肉鴿采食時喜歡挑選食物,當采用飼料原糧加保健砂的傳統方法飼喂繁殖生產鴿時,一般非帶仔生產鴿喜食禾本科作物籽實(如玉米),而帶仔生產鴿喜豆科作物籽實(如豌豆)。此外,繁殖生產鴿保健砂的采食量差異比較大,帶仔生產鴿日采食保健砂的量約是非帶仔生產鴿的2倍,這表明肉鴿具有根據自身需要辨別并選擇飼料的能力。
肉鴿的繁殖周期與繁殖性能肉鴿繁殖有規律可循。性成熟約5-7個月,適配年齡6-8個月,此時身體機能完備。繁殖周期始于求偶配對,公鴿昂首挺胸“咕咕”求愛,配對后感情篤厚、形影不離。產蛋期,每窩通常產2枚蛋,間隔48小時左右,孵化17-19天,親鴿輪流坐孵,精心呵護。哺育期25-30天,親鴿分泌鴿乳,富含蛋白質、脂肪,滋養乳鴿成長。種鴿對年可繁殖6-8窩,產蛋、孵化、育雛各環節緊密銜接,合理管理可提升繁殖率,保障種群數量、質量穩步增長。定期檢查肉鴿口腔,預防口腔潰瘍病等。
近年來,肉鴿產品消費需求量逐年上升,消費帶動了生產的發展。肉鴿養殖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引進品種雜化,自主培育品種缺乏;種鴿自養自繁,生產性能退化;育種技術研究滯后,評價體系缺失等諸多問題。種是養殖生產之根本,每個肉鴿養殖場都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重視種鴿的引進與培育,開展力所能及的選育工作。中小肉鴿養殖場實際可操作的選育技術包括——有效的選擇指標:28日齡體重、25周齡體重、產蛋間隔、年產蛋數、受精率、孵化率、年產乳鴿數、整齊度、0-4周齡存活率、5-25周齡存活率、肉鴿月乳鴿產出比、蛋鴿月平均產蛋數;選擇依據,準確與完善的生產記錄:系譜記錄、生產性能記錄;根據自身情況,靈活確定選擇標準。讓選留下的優良產鴿盡可能多地繁殖后代,保證種鴿生產性能正常發揮。各養殖場可通過不斷的選育,提高生產水平,進而獲取更高的養殖效益。肉鴿的腳環記錄編號、出生日期等重要信息。江蘇高產肉鴿籠具
冬季給肉鴿增加高熱量飼料,抵御寒冷。安徽乳鴿肉鴿廠家
肉鴿養殖中的飼料浪費問題與解決措施飼料浪費損效益。原因有料槽設計不合理,太深鴿子難啄食、太淺易翻灑,選寬10-15厘米、深5-8厘米防浪費;投喂過量,依鴿群采食、生長階段定料量,青年鴿日喂30-40克/只,成年種鴿40-50克/只。飼料保存不當發霉變質,儲于干燥通風庫,離地離墻。定期清理料槽剩料,培訓員工科學投喂,優化管理,降飼料損耗,提養殖利潤。肉鴿養殖與生態農業循環模式構建肉鴿養殖融入生態農業出彩。鴿糞是“寶貝”,富含氮磷鉀,堆肥發酵后施于農田、果園,肥沃土壤、促作物生長;用于蔬菜種植,增產量、提品質。鴿舍旁建沼氣池,糞污入池產沼氣,供照明、炊事,沼渣沼液再利用。種飼草喂肉鴿,實現飼料自給,構建“肉鴿-糞污-沼氣-農田-飼草”循環鏈,降成本、護環境,促農業可持續發展。安徽乳鴿肉鴿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