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式上儀表性能指標通常用精確度(又稱精度)、變差、靈敏度來描述。儀表工校驗儀表通常也是調校精確度,變差和靈敏度三項。變差是指儀表被測變量(可理解為輸入信號)多次從不同方向達到同一數值時,儀表指示值之間的比較大差值,或者說是儀表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被測參數由小到大變化(正向特性)和被測參數由大到小變化(反向特性)不一致的程度,兩者之差即為儀表變差。變差大小取比較大***誤差與儀表標尺范圍之比的百分比:
變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儀表偉動機構的間隙,運動部件的摩擦,彈性元件滯后等。取勝著儀表制造技術的不斷改進,特別 是微電子技術的引入,許多儀表全電子化了,無可動部件,模擬儀表改為數字儀表等等,所以變差這個指標在智能型儀表中顯得不那么重要和突出了。 鶴賀品牌電力變換器7181-20-9。481B-11-5
行業特點:
1、特點
應用領域***,品種繁多。涉及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建設、文教衛生等國民經濟眾多領域,產品有13大類,145個小類,800多個系列,16000個品種,約占機械行業的1/4。
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型,是多學科的綜合體。
三高三低:高技術、高投入、高產出;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
產品性能特點:高精度、高靈敏、高可靠、高環境適應性;生產特點多數屬于多品種、小批量。
對新技術敏感,更新換代快。
NRE-65AH
NRE-65AHL
NRE-100AH
NRE-100AHL
NRE-152H
NRE-152HL 電壓表3157-V2-5鶴賀計量器471B-A-5-X-29-X。
具體的需求對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表述:
1、在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儀器儀表及其測量控制技術得到日益廣泛應用,給儀器儀表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儀器儀表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組成部分,是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礎。錢學森院士對新技術**有如下論述:新技術**的關鍵技術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三部分組成,測量技術則是關鍵和基礎。國際上也將信息技術生產行業定性為計算機、通訊、儀器儀表三個行業。
2、儀器儀表廣泛應用于裝備、改造傳統產業的工藝流程的測量和控制,是現代化大型重點成套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要紐帶。據有關資料顯示,隨著裝備水平的提高,儀器儀表在工程設備總投資中的比重已達到18%左右;現代化的寶鋼技術裝備投資中,有1/3的經費用于購置儀器和自控系統。****
.儀器儀表設備種類繁多,可以根據其用途和功能進行分類。以下是一些主要類型:·電子測量儀器。包括LCR測量儀、物位儀、粘度計、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等。12·光學儀器。如光度計、折射儀、濾光片、濾**、棱鏡、透鏡、分光儀、色差計、激光儀器等。·實驗儀器。包括天平儀器、恒溫實驗設備、真空測量儀器、熱量計、培養箱、腐蝕試驗箱、硬度計、干燥箱、烘箱、振蕩器、攪拌器、離心機、水浴鍋、恒溫水箱等。13·量具。如量規、游標卡尺、千分尺、卷尺、百分表等。·機械儀表。包括卡尺、量角器、游標卡尺等,用于測量長度、角度等機械量。2·電子儀器。如萬用表、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等,用于測量電阻、電壓、電流等電學量。·化學儀器。如酸度計、PH計、滴定管等,用于測量化學量。·生物學儀器。如顯微鏡、離心機、生化分析儀等,用于測量生物量。23·工業自動化儀表。包括控制系統中的傳感器、執行機構、自動控制器等,實現工業過程的自動化控制。·理化分析儀器。如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質譜儀等。4·生化分析儀器。
船用溫度表451B-B-DP。
精確度:儀表精確度科稱精度,又稱準確度。精確度和誤差可以說是孿生兄弟,因為有誤差的存在,才有精確度這個概念。儀表精確度簡言之就是儀表測量值接近真值的準確程度,通常用相對百分誤差(也稱相對折合誤差)表示。要提高儀表精確度,就要進行誤差分析。誤差通常可以分為疏忽誤差、緩變誤差、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疏忽誤差是指測量過程中人為造成的誤差,一則可以克服,二則和儀表本身沒有什么關系。緩變誤差是由于儀表內部元器件老化過程引起的,它可以用更換元器件、零部件或通過不斷校正加以克服和消除。系統誤差是指對同一被測參數進行多次重復測量時,所出現的數值大小或符號都相同的誤差,或按一定規律變化的誤差,可目前尚未被人們認識的偶然因素所引起,其數值大小和性質都不固定,難以估計,但可以通過統計方法從理論上估計其對檢測結果的影響。誤差來源主要指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在用誤差表示精度時,是指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之和。任何儀表都有一定的誤差。因此,使用儀表時必須先知道該儀表的精確程度,以便估計測量結果與約定真值的差距,即估計測量值的大小。儀表的精確度通常是用允許的比較大引用誤差去掉百分號(%)后的數字來衡量的。tsuruga船用儀表TMW-4B。481B-11-5
AC/DC耐壓測試儀8526。481B-11-5
國產儀器儀表與自動化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與國外產品的差距很大。其可靠性問題動搖了冶金、電力、石油化工等重點行業對國產產品的信心,從而在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的國產化工作中,儀器儀表與自動化系統的國產化推進**為緩慢。極大地影響了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的提高。穩定性和可靠性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儀器儀表工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一個嚴重障礙。
可靠性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可靠性工作需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比較大限度地排除和控制各種不可靠因素,比較大限度地檢出不可靠因素所造成的缺陷,以求**省費用、**省時間地實現既定可靠性目標的運作。它涉及產品性能有效性、功能安全性、使用壽命、維修性、環境適應性,以及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費用等各個方面。可靠性工作需要系統的理論性研究、需要長期的數據積累、需要細致的實驗論證和***的調研分析。 481B-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