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技術人員10余人,碩士及以上學位人員占80%以上,可從事化藥、中藥、多肽、生物制藥等的原料藥及制劑的藥物質量研究。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可提供滿足數據合規性要求的質量研究及注冊申報等服務,能夠針對不同類型藥物提供方法開發、方法驗證、樣品檢測、質量標準制定等解決方案,涵蓋起始物料、中間體、原料藥、制劑等。具體服務內容如下: 新藥原料藥及制劑質量研究、注冊申報;仿制藥原料藥及制劑一致性評價質量研究、注冊申報;原料藥工藝雜質研究、分析雜質在工藝中的去向和變化;原料藥降解途徑及降解產物的研究;殘留溶劑的研究;無機雜質的研究;遺傳毒性雜質的研究;方法開發技術指導;質量標準及上報資料撰寫。研究院以建設“符合國際規范與標準的第三方醫藥產業技術服務平臺和醫藥科技成果專業化平臺”為目標。北京固體制劑包材相容性研究公司
口服固體制劑中試研究平臺:口服固體制劑中試研究平臺是我院承擔的山東省半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立足淄博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現有資源體系,在固體制劑研發單元平臺的基礎上按照cGMP標準進行延伸擴展建設,進一步完善固體制劑研發技術服務鏈條。項目設施總投資4000萬元。該項目按照公共性、通用性和前瞻性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建設,所謂公共性是指該平臺面向以藥物研發為主體的企業、團隊和機構等提供多品種、多規格、多系列的中試放大服務;所謂通用性就是平臺的設施裝備、技術水平和能力體系要有60-70%與現行制藥企業相一致或匹配。北京給藥器具相容性研究檢測機構研究院化學合成藥物平臺可開展藥物以及中間體的化學合成、藥物分析、藥物模擬設計和藥物分子篩選等工作。
LIMS系統的上線運行對我院(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實驗室管理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它標志著研究院實驗室管理水平與國際標準、規范接軌邁出了關鍵性一步,隨著后續項目的建設,研究院將會為全國客戶提供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的服務。12月1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關于《國內標準科技企業孵化器2019年度評價結果的通知》,公布了全國1173家國內標準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考核結果,淄博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園再次被評為優良(A類),這也是自國家科技部實施國內標準孵化器考核評價以來,我園區連續5年被評為優良(A類)國內標準科技企業孵化器。
淄博市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認定工作正式結束,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園(以下簡稱“醫藥園”)被認定為淄博市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和淄博市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托管工作試點單位。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的建設旨在通過引導和培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完善集聚區知識產權服務業管理體系,優化服務結構,提高服務能力,做大做強知識產權服務業,推動知識產權與區內產業、科技和經濟的深入融合,加強和規范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到位經費7400余萬元,合作建立院企實驗室7家。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于2017年3月獲得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資格,2017年12月通過CMA資質認定。研究院按照中國GMP2010版附錄計算機化系統、歐盟GMP附錄11 計算機化系統、21 CFR PART 11 Electronic Records Electronic Signatures的要求升級所有儀器的工作站系統,確保具有相應權限的用戶方能對系統進行使用操作和維護,確保所有的檢驗活動都能被審計追蹤。原輔料與制劑分析研究中心:本中心是研究院下屬的專業從事化學合成藥物、中藥與天然藥物、生物技術藥物原料藥和制劑以及部分化工原料與制品分析、檢驗、檢測業務的單獨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2017年獲得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和CMA認證資質。研究院按照CNAS和GMP、GLP要求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以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北京藥械包材相容性研究服務
研究院在臨床前藥物質量研究、雜質研究、基因毒性雜質研究、包材相容性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和優勢。北京固體制劑包材相容性研究公司
注射劑組件相容性研究:在制劑工藝的過程中,需要對每個環節的樣品進行相容性研究,對于工藝環節中的耗材組建材料需要進行表征,制定標準化提取物的研究流程。再經過風險評估后,進行結果判定。注射用醫療器械相容性研究:主要研究醫用注射器、輸液輸血設備及耗材的相容性研究。對于輸液器等醫療器械需要重點研究輸液器與常用注射劑藥物的相容性,通過檢測輸液前后藥物溶液含量、有關物質的變化情況,分析輸液器對藥物溶液的吸附和對藥物組成改變的影響。北京固體制劑包材相容性研究公司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淄博高新區生物醫藥研究院),是由淄博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山東大學和當地藥企共同建設的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藥物與健康產品技術創新研發和專業化孵化服務平臺,成立于2012年12月,事業法人單位。被科技部認定為“****”,整合高校、地方優勢資源,建設、運營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并依托平臺開展科學研究、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人員培訓、展覽服務、對外交流合作、醫藥相關產品銷售及技術研發,提升醫藥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