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研究院按照中國GMP2010版附錄計算機化系統、歐盟GMP附錄11 計算機化系統、21CFR PART 11 Electronic Records Electronic Signatures的要求升級所有儀器的工作站系統,確保具有相應權限的用戶方能對系統進行使用操作和維護,確保所有的檢驗活動都能被審計追蹤。研究院的計算機化系統均按照《良好的自動化管理規范》(GAMP5)進行分類管理,并基于風險評估的結果進行計算機化系統驗證;以確認檢測數據產生并保存于符合“數據完整性”的系統環境。研究院采用風險管理、變更控制、日常監督、內部自檢、外部審計、管理評審、客戶滿意度調查等手段積極進行不良事件的預防,通過偏差管理、投訴管理、糾正預防管理等及時糾正并預防不符合項,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改進。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先后為新華制藥、瑞陽制藥、東岳集團等500余家企業提供服務。浙江原料藥基因毒雜質研究
于國,匠心之士為重器;于家,匠心之士為頂梁;于人,匠心之士為楷模。中國人的夢想,心之所向。積跬步至千里,每一個腳印,都由你我用匠心精神刻下!8月8日,中國電視臺《匠心》欄目在北京舉辦入選品牌授牌儀式,授予研究院為《匠心》欄目入選品牌,研究院副院長徐東出席儀式。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匠心精神,在于專注,更成于堅持。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自2012年成立以來,面向魯中及全國醫藥企業、院所提供專業化技術支持,承擔著公共技術服務、成果轉化與孵化、人才匯聚與培養、校地交流與合作等職能。浙江原料藥基因毒雜質研究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嚴格遵守“合規公正,專業高效,技術誠信”的服務原則。
淄博市科技局、淄博高新區和市有關企業與山東大學相關學院簽訂13個合作協議。其中,由我院牽頭或為依托進行成果轉化、技術合作、產學研共建的項目共3項,分別是:在孵企業山東諾亞創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張利寧教授簽訂的“干細胞與免疫細胞研發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細胞藥物研發、細胞技術臨床轉化、細胞較低溫凍存等技術領域展開合作;山東亞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山東大學護理學院王克芳教授簽訂的“智慧護理裝備與信息產學研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工智能(AI)與專業護理、醫護信息傳輸與共享、智慧護理醫療站建設等方面展開合作。
藥物遺傳毒性雜質研究中心:本中心是研究院(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下屬的專業從事化學合成原料藥、輔料、制劑中遺傳毒性雜質研究的單獨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2017年獲得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和CMA認證資質。目前本中心擁有600MHz核磁共振儀,LC-MS/MS,GC-MS/MS等多種優良分析儀器。全職工作人員10余人,碩士以上學位人員80%以上,可從事遺傳毒性雜質鑒定、制備、分離、檢測等工作。9月21日,“注射液研發生產中外來顆粒或異物污染的控制”公益講座在高新區生物醫藥創新園舉行,該講座由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聯合北京凱瑞科德藥物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承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等省部級以上項目35項。
山東海雅藥業有限公司與山東大學藥學院劉新泳教授簽訂的“診療痛風的國家I類新藥P-7聯合開發協議”,雙方將聯合開展該藥物的臨床實驗工作。簽約儀式上,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優良口服固體制劑中試平臺”同時揭牌。該平臺是我院承擔的山東省半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點建設項目,旨在立足淄博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優勢和研究院的技術優勢,在固體制劑研發單元平臺的基礎上按照cGMP標準進行延伸擴展建設,與原有的公共技術研發服務平臺形成創新研發、中試驗證、工程轉化和產業化的完整技術鏈條,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或工程化。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位于產業歷史悠久、產業體系完善,山東省重要的藥物研究生產基地--淄博。山東原料藥基因毒雜質研究公司
研究院圍繞“分析檢測—研究開發—中試優化—臨床研究—報審注冊—OEM”的藥物創新技術研發與服務鏈。浙江原料藥基因毒雜質研究
生物醫藥研究院,2017年獲得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和CMA認證資質。中心下設核磁、色譜質譜聯用、光譜、液相分析、理化分析、資料查詢等六個功能室,配備了600MHz核磁共振儀、液質聯用(LC-MS)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質聯用(GC-MS)儀、x-粉末衍色、紅外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ICP-Mass、CD、藥品穩定性檢測儀、溶出試驗儀、熔點儀等各類先進的分析儀器設備100余臺(套),總額達3000余萬元。中心擁有專業技術服務人員20人,碩士以上學位人員80%以上。浙江原料藥基因毒雜質研究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淄博高新區生物醫藥研究院),是由淄博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山東大學和當地藥企共同建設的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藥物與健康產品技術創新研發和專業化孵化服務平臺,成立于2012年12月,事業法人單位。被科技部認定為“****”,整合高校、地方優勢資源,建設、運營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并依托平臺開展科學研究、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人員培訓、展覽服務、對外交流合作、醫藥相關產品銷售及技術研發,提升醫藥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