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發布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相關政策以來,山大研究院緊握發展機遇,于2015年底成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技術服務中心”,并以中心為依托,引進企業合作運營,充分發揮好單位組織資源優勢和企業的市場靈活性優勢。則正公司作為研究院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領域較為早引進的孵化企業,自2016年初入駐以來,研究院通過人員、實驗場地、儀器設備等方面給予大量扶持,幫助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目前公司擁有在職員工50余人,并分別在上海、北京設立分公司,簽訂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項目20余項,合同金額5000余萬元。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是一個有朝氣有活力的年輕團隊。青島藥物質量研究方案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藥物質量研究:業務介紹,藥物質量研究是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藥物質量研究中心的主要服務,本中心是專業從事原料藥、制劑等藥物質量研究的單獨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2017年獲得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和CMA認證資質。本中心擁有600MHz核磁共振儀、LC-MS/MS、GC-MS/MS、ICP-AES等多種優良分析儀器。專業技術人員10余人,碩士及以上學位人員占80%以上,可從事化藥、中藥、多肽、生物制藥等的原料藥及制劑的藥物質量研究。是由淄博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山東大學和當地藥企共同建設的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藥物與健康產品技術創新研發和專業化孵化服務平臺。福建化藥質量研究服務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擁有180余人的專職技術服務與研發團隊,其中碩士學位以上人員65%以上。
自2015年單獨運營以來,研究院以建設“符合國際規范與標準的單獨第三方醫藥產業技術服務平臺和醫藥科技成果專業化轉化、孵化平臺”為目標,致力于打造“面向魯中、服務山東、輻射全國”的區域性醫藥技術創新與資源共享中心。以國際化為目標,按照CNAS(ISO/IEC17025)和GMP、GLP要求建立了符合國際標準與規范的藥物創新研發質量體系。2017年,獲得CNAS認可、CMA資質;2018年,按照《良好的自動化管理規程》(GAMP5)建立了符合國家“數據完整性”要求的系統環境;2019年,在同行業中率先引進國際有名信息化實驗室管理系統(Labvantage平臺),實現實驗全流程可追溯、實驗數據自動抓取、客戶在線服務。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是由淄博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山東大學和當地藥企共同建設的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藥物與健康產品技術創新研發和專業化孵化服務平臺,成立于2012年12月,單獨事業法人單位。2019年,被山東省單位組織認定為首批新型研發機構;被科技部認定為“****”;2020年,被淄博市委、市單位組織授予“淄博城市發展合伙人”稱號;2021年,被納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管科學研究基地。每年為超500家醫藥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服務(淄博醫藥企業實現全覆蓋),并培育了則正醫藥、五源本草、立博美華等42家醫藥企業。研究院中心設有藥用材料、醫用材料、藥物分析、樣品穩定性考察、樣品準備、IT機房、收樣室等多個功能科室。
來自各省、各地市醫藥院校相關專業管理人員、醫藥生產經營企業高管、工程技術人員、醫藥研究機構研究人員等200余名參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顧問燕澤程高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智能制造推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于美梅、山東大學藥學院院長劉新泳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提取分離過程現代化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科帶頭人吳志生教授、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助理傅毅明高工、浙江大學藥學院現代中藥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雪松教授、北京同仁堂研究院副院長遲玉明博士、北京紅日藥業配方顆粒研發中心總監張志強總工、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所所長熊學敏教授等相關**及醫藥的單位出席會議開幕式并先后作主題報告。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由淄博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山東大學共同建設的一體化的藥物與健康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機構。福建化藥質量研究服務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藥物質量中心可從事化藥、中藥、多肽、生物制藥等原料藥及制劑的藥物質量研究。青島藥物質量研究方案
近日,淄博高新區生物醫藥研究院收到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評審認定通知,研究院正式通過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并獲得實驗室認可證書,自2017年3月8日起生效。獲得CNAS認可資格,表明研究院實驗室具備了按國際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和(或)校準服務的技術能力。此次CNAS認可的能力范圍涵蓋藥品的鑒別、有關物質、含量測定、化合物結構確證等26個項目,涉及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核磁共振波譜儀等近80臺(套)國內外先進儀器設備的規范使用與操作。青島藥物質量研究方案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淄博高新區生物醫藥研究院),是由淄博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山東大學和當地藥企共同建設的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藥物與健康產品技術創新研發和專業化孵化服務平臺,成立于2012年12月,事業法人單位。被科技部認定為“****”,整合高校、地方優勢資源,建設、運營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并依托平臺開展科學研究、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人員培訓、展覽服務、對外交流合作、醫藥相關產品銷售及技術研發,提升醫藥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