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要求:對人員的要求中補充了相關專業的說明、人員職稱的要求及從哪些方面進行技術能力評價。對從事化學領域方法開發、修改、驗證和確認的人員的授權要求,要求至少應授權到相應的檢測技術。設施和環境條件方面,要求實驗室應合理分區,避免交叉污染和相互干擾,并配置必要的防護措施。對于在實驗室長久控制之外的場所或設施中從事的采樣和現場檢測活動,環境條件要滿足檢測方法和儀器設備的要求。設備方面,要求在標準物質期間核查時需注意標準物質的有效期限等影響因素,增加了標準物質期間核查的參考文獻。研究院按照CNAS和GMP、GLP要求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以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內蒙古生物制藥質量研究單位
通過CNAS認可后,企業即可列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獲準認可的機構名錄。11月27日,我院與山東化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關于合作開展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研究與技術服務的協議》,共同開展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研究與服務。該中心整合研究院與企業、高校等各方資源,以藥品審評中心2017年12月22日發布的《已上市化學仿制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為基本指導原則,合作建立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研究及技術質量管理與服務體系,為淄博及山東省注射劑生產企業提供規范、完善的全鏈條技術服務。湖北化藥質量研究方案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2019年,被山東省認定為首批新型研發機構。
來自各省、各地市醫藥院校相關專業管理人員、醫藥生產經營企業高管、工程技術人員、醫藥研究機構研究人員等200余名參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顧問燕澤程高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智能制造推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于美梅、山東大學藥學院院長劉新泳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提取分離過程現代化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科帶頭人吳志生教授、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助理傅毅明高工、浙江大學藥學院現代中藥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雪松教授、北京同仁堂研究院副院長遲玉明博士、北京紅日藥業配方顆粒研發中心總監張志強總工、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所所長熊學敏教授等相關**及醫藥的單位出席會議開幕式并先后作主題報告。
提高技術服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更好地為魯中和山東醫藥產業發展做出貢獻。論證會上,按照論證程序,**組聽取了各項目組的匯報和答辯,對項目的可行性、技術路線、實施方案、風險與不確定因素等進行了評估和討論,并給出了實施建議和立項意見。論證會期間,各位**和項目組成員還參觀了生物醫藥公共技術平臺,聽取了研究院的運行狀況和發展規劃,對研究院的所取得的成績和對外服務模式表示祝賀和關切。本次項目評審是研究院對2016年擬進行下一步技術開發項目的綜合評判,保證研究院開發項目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由淄博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山東大學共同建設的一體化的藥物與健康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機構。
會議期間,各位參會分別參觀了淄博高新區MEMS研究院和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會議同期商討成立山東藥品智能制造聯盟,初步擬定了聯盟協議書、確定首批聯盟成員單位,并設立**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工信部智能制造推進辦公室及行業內有名**組成。聯盟成立后將推動制藥領域智能化建設,促進醫藥智能制造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3月9-10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組對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進行了2019年度監督評審。**組按照新頒布的認證標準要求對研究院的運行體系、管理體系及技術體系等進行了的審查,各項考評指標達到CNAS標準要求。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到位經費7400余萬元,合作建立院企實驗室7家。內蒙古生物制藥質量研究單位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項目按照公共性、通用性和前瞻性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建設。內蒙古生物制藥質量研究單位
圍繞“分析檢測—研究開發—中試優化—臨床研究—報審注冊—OEM”的藥物創新技術研發與服務鏈,重點開展技術研發與服務、科技成果轉化與孵化、人才培育與匯聚、科技交流與合作、校地校企共建等工作。生物醫藥研究院大事記:2019年11月,“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和“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研發平臺建設(生物材料)”兩省級項目通過結題驗收。2019年8月,啟動實驗室LIMS系統建設。2019年7月,全職引進海正藥業優良制劑團隊,聯合開展優良制劑研究。2019年7月15日,與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等聯合發起成立“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科技創新生態發展聯盟”。內蒙古生物制藥質量研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