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明分布光度計滿足道路照明測試標準,道路照明中的眩光評價主要采用閾值增量。在CIE31-1976[6]"Glareanduniformityinstreetlighting"中給出了閾值增量作為室外失能眩光評價的Holladay公式。CIE140-2000[7]”Roadlightingcalculations“中詳細規定了道路照明的測量方法:1.駕駛員在行駛時眼睛高度為1.5m;2.觀察區域為駕駛員行駛方向水平向下0.5°到1.5°的路面區域,近似為當前路面60m到160m左右的路面區域;3.駕駛員觀察方向為視場水平方向向下1°;4.路面亮度分析的布點方式為:路面分析區域小于等于30m時,縱向方向取樣點為10個,大于30m時取樣間隔大于3m,橫向為3列;5.由于車窗上沿遮擋了人眼的視場,所以在進行眩光計算時,需要排除20°視場線以上的區域路燈對計算結果的影響。歐盟標準對于TI計算除了以上的要求和CIE140-2000相同外,還對每個燈具對光幕亮度的貢獻做出了要求,每排燈具的范圍只延伸到500m,直到該排中一個燈具對光幕亮度的貢獻小于該排中前述燈具對光幕亮度總貢獻的2%。國內關于道路照明的標準為行業標準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與CIE和歐盟標準相比,國內標準保留了照度的評價指標(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勻性)。分布光度計是一種用于精確測量光源或燈具在空間各個方向上的光強分布、光通量、照度等光學參數的專業儀器。常州暗室分布光度計定制
GMS-1920:角度精度:0.1°,角度分辨率:0.01°;GMS-1680:角度精度:0.2°,角度分辨率:0.1°;光度測量范圍(照度):0.001lx~10000lx;光度測量精度:2%(標準光源下);測試參數:通用:光強數據,有效光束角,半峰邊角,自定義發散角,燈具光通量,燈具效率,峰值光強,EEI,定向燈與非定向燈判斷,電學參數等;室內燈具:環帶光通量,照度距離曲線,等照度曲線,等光強曲線,垂直面等照度曲線,燈具有效平均照度圖,TM5利用系數,亮度限制曲線,UGR表,室內燈具利用系數表,燈具概算曲線;道路燈具:環帶光通量,等光強曲線,路燈利用系數曲線,等照度曲線,LCS曲線圖,BUG評價等級,路面等光強圖;?投光燈具:區域光通量,等光強曲線,照度距離曲線,等照度曲線;植物照明:環帶PPF,垂直面等PPFD曲線,PPFD距離曲線,燈具有效平均PPFD圖,等PPFD曲線,等PPI曲線;顏色特性:空間平均顏色,平均顏色不均勻性,比較大顏色不均勻性;中山紫外分布光度計解決方案分布光度計能夠精確測量光源的光強分布。
分布光度計測試光學解析二:中心光強:燈具發光中心即垂直軸0°水平軸0°的光強。峰值光強:燈具比較大光強。峰值光強位置:用橫縱坐標表示出比較大光強的位置。有效光束角:在包含比較大光強的某個平面上,兩個為10%比較大光強的光強之間的夾角稱為該平面的有效光束角又稱光束擴散角(H:C0-180:V:C90-270)。半峰邊角:在選定的通過比較大光強的平面上,兩個為50%比較大光強的光強之間的夾角。圓錐面光強分布曲線就是固定Gamma軸,C角度自旋一周形成的配光。
GMS1920快速臥式分布光度計屬燈具旋轉式分布光度計(臥式分布光度計),系統采用探測器靜止,轉動光源或燈具的方式;可同時實現CIE標準B-β和C-γ測量方案;實現對光源或燈具空間各個方向上的光強測量;實現燈具空間顏色分布、平均顏色特性及空間顏色不均勻性測量(選配);性價比高,占用空間相對較小。GMS1920臥式分布光度計采用了多場組合成套的先進分布光度計理論和探測器互校理論,以及更為成熟的技術和工藝。具有靈活的配置方案,測量速度快、精度高,可按CIE確認的方法測量各種尺寸光源和燈具的總光通量、光效;符合國際標準要求的測控軟件:測試結果能直接以IESNA(95,2001)、EULUMDAT、CIBSE(TM14)、CIE等國際通用的標準格式文件輸出;基本尺寸及承重:中心高度1510mm、總高度1600mm、總深度922mm、總寬度1750mm、儀器比較大回旋直徑?1900mm、被測燈具比較大空間尺寸:非投光燈(直徑*深度)?1900×550,投光燈(長*寬)600*600、被測燈具質量(含夾具):45KG、暗室寬度、高度**小尺寸:2600mm,暗室最小長度,8000mm。分布光度計的測量范圍覆蓋多種光源類型。
光度探測器是分布光度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探測器的光譜響應S(λ)精度應與人眼的明視覺光譜光視效率函數V(λ)一致,即S(λ)=V(λ)。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CIE規定,對于氣體放電燈的光強分布測量,探測器的V(λ)匹配誤差f1′應不超過2%。要使探測器的光譜響應匹配到與V(λ)曲線一致,通常采用一組不同材料的濾光片,加在硅光池前面。由于受玻璃材料的光譜透射比曲線的限制,要達到f1′小于2%的精度并非易事。目前在分布光度計中應用的硅光電探測器,靈敏度會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溫度變化1℃,大約會引起0.1%的靈敏度變化。此外光電流放大電路的倍率也會受溫度的影響。因此必須對光度探頭和電路恒溫,溫度應控制在1℃以內。分布光度計可以測量照明燈具的光強分布,規劃燈具的安裝位置和角度,以達到照明景觀效果。中山分布光度計方案
分布光度計生產廠家。常州暗室分布光度計定制
翊明分布光度計暗室測試距離要求滿足GB/T7002-2008:光學測試距離是指燈具光度中心到光度探頭表面的距離。光強測試的距離應在可行的范圍內遵循平方反比定律。總的來說,測試距離不應小于燈具出光口面比較大尺寸的15倍,但是,對于過燈具長軸的平面上有近似余弦分布的燈具,**短測試距離可以垂直于光源軸的發光面尺寸的15倍或者平行于光源軸的發光面尺寸的5倍。使用的測試距離應取兩個距離的較大者。應注意在某種情況下,比如光束非常窄的燈具,即使15倍的測試距離也許仍是不夠的,確定方法參見GB/T7002-2008.常州暗室分布光度計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