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電氣行業主要趨勢
市場規模:
2025 年全球電氣行業市場規模已超過萬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內將以每年約 6% 的速度增長。中國作為全球比較大的電氣設備生產和消費國,2025 年其市場規模已達到數萬億元人民幣。2025 年全球電氣設備市場規模約為 116.5 億美元,到 2034 年將達到 210.2 億美元,2025 年至 2034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6.08%。
技術創新:
電氣行業技術進步***,智能電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智能電網使電力生產、傳輸和消費更高效安全;物聯網讓設備監控和管理智能化;人工智能為電氣設備故障預測和維護提供新方案。
政策支持:
2025 年 2 月工信部等八部門發布《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引導行業協同發展和供需關系優化。中國 “雙碳” 戰略實施,疊加 “穩增長擴內需” 預期,以及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加速推進,特高壓建設第三輪周期開啟,為電氣行業發展提供支撐。
人才需求:根據《中國電氣自動化行業發展白皮書》,預計到 2025 年,中國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術人才缺口將達到百萬。
行業競爭:
電力、電氣設備制造行業位于產業鏈中游,中小企業數量眾多,競爭激烈。隨電壓**,行業競爭格局呈金字塔型分布,頭部企業在高電壓等級領域核心競爭力優勢明顯。
國際合作:
4 月 26 日,由江南大學與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聯合主辦的第八屆能源、電氣和電力工程國際會議(CEEPE 2025)在無錫召開,圍繞清潔能源開發、智能電網技術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參會者提供前沿視角與合作機會。
電氣行業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數字化與智能化: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電氣行業的應用將更加***。通過這些技術,企業能夠實現設備的智能監控和管理,實時獲取設備運行數據,進行故障診斷和預測性維護,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運行效率。電網也將向智能電網方向發展,實現電力的智能調度和優化配置,提高電網的靈活性、穩定性和適應性,更好地滿足分布式能源接入和多樣化用電需求。
綠色化與可持續發展:
在 “雙碳” 目標的推動下,電氣行業將加大對可再生能源設備的研發和推廣力度。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相關的電氣設備如太陽能逆變器、風力發電機控制器等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電氣設備在生產、使用和報廢處理過程中的環保要求將越來越高,企業需要采用綠色制造技術,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率,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集成化與一體化:
電氣系統的集成化和一體化趨勢明顯,將多個電氣設備或功能集成在一個系統中,實現整體性能的優化和協同工作。例如,將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等環節進行一體化設計和管理,形成能源互聯網或微電網系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電可靠性。此外,電氣設備與其他領域的技術也將不斷融合,如與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機械制造等領域的融合,形成更具綜合性和創新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國際化與全球化:
電氣行業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跨國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產業布局,在全球范圍內爭奪市場份額。同時,隨著 “****” 倡議的推進,中國電氣企業也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將產品和技術推向國際市場。此外,國際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也將更加頻繁,企業可以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服務化轉型:
電氣企業將從單純的設備制造商向提供綜合服務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除了銷售產品外,還將提供設備安裝、調試、運維、培訓、技術咨詢等一系列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預測性維護服務將成為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幫助客戶提前發現設備潛在問題,降低維護成本和停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