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自救:一、爭分奪秒進行避險如果感覺晃動的程度很輕,那就不必太過驚慌,因為這說明震源離你還比較遠,這個時候你只需要躲在堅實的家具旁邊就可以了。地震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是非常短暫的,所以我們需要抓緊時間避震,一分一秒都不要耽誤。二、逃到正確避難地方在房間內比較合適的避震地方有:墻根以及墻角;水管的暖氣管道等地方。房間里不適合避震的地方是:床上、吊燈下面;沒有任何支撐的地板上以及大窗戶邊。三、需要做好自我防護地震來臨時需要冷靜,選擇正確的空間后坐下或者蹲下來,面部需要朝下,將額頭放在雙臂上,還可以抓住在身邊牢固的物體,避免晃動時因身體失去平衡而受傷。科普低碳環保小常識用便攜環保餐具自帶午餐,不用一次性餐具。陜西科普館
地震小屋是通過環境模擬和虛擬技術的結合,真實再現地震“可怕現場”,模擬各級地震和各類地震,讓小朋友從體驗地震中,了解和學會在地震中如何避免災難,如何自救,學習各種地震的科學知識,以提高我們防災減災的意識。本場館通過科技手段,仿真還原地震場景,模擬地震效果。在任何突發災難面前,我們都無法在早時間做出有效的判斷,讓孩子們在模擬環境里體驗地震,在模擬地震過程中教會孩子如何去做遠遠要比語言文字的灌輸式教育有用的多。通過教學和實踐以及親身的體驗讓孩子真正的掌握自我保護技能。我們永遠不知道災難何時會發生,但是我們可以從點滴做起,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在災難來臨時這是對孩子有力的保護傘。陜西科普館科普館“小球旅行記”展項綜合展示了轉向閥門裝置、杠桿頂升裝置、等簡單機械裝置的工作原理及運動。
1、選購空調時要考慮適合房間大小的匹數。而且夏季空調溫度設定在26-28℃。/2、冰箱內貯存食物不宜過滿,冰箱內食品之間及食品與箱壁之間應留有100mm以上的空隙。這比緊貼墻面每天可以節能20%。3、洗衣機的耗電量取決于使用時間的長短,一般合成纖維和毛絲織物洗滌3~4分鐘,棉麻織物洗滌6~8分鐘,極臟的衣物洗滌10~12分鐘。4、電視機不要開得很亮,音量也不宜過大,因為每增加1瓦音頻功率,就要增加3~4瓦電功耗。5、使用電飯鍋較好提前淘米,用溫水或熱水煮飯,這樣可以節電30%。6、電飯鍋用后立即拔下插頭,當鍋內溫度下降到70℃以下時,它會斷斷續續地自動通電,既費電又會縮短使用壽命。7、普通玻璃窗只要貼上一層特殊節能膜,室內溫度起碼降3℃,如果陽光更加猛烈,溫差會進一步拉大,節能效果更加明顯。據介紹,采用這種節能膜后,不僅能過濾紫外線,節能效果達到30%,而且使用期限長達20年。
一個人每天制造的二氧化碳有多少:洗一次熱水澡排放二氧化碳420g,燙一件衣服排放二氧化碳20g,丟1公斤垃圾排放二氧化碳2060g,搭電梯上下一層樓排放二氧化碳218g,使用1公斤木炭排放二氧化碳3700g,搭公交車1公里排放二氧化碳80g,搭高速列車1公里排放二氧化碳50g,用1立方米天然氣排放二氧化碳2100g,每用1噸水排放二氧化碳194g,騎機動車1公里排放二氧化碳55g,開車耗油1升排放二氧化碳2700g,開冷氣機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621g,看電視一小時排放二氧化碳96g,聽音響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34g,開電扇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45g,用筆記本電腦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13g,開鎢絲燈泡1小時排放二氧化碳41g。科普打雷時不宜停留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紙面上的地震安全科普教育已經慢慢地被地震體驗屋取代,地震體驗屋可以讓人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地震,為了可以讓人們更加逼真的體驗地震,中天科普的地震體驗屋可以訓練人們面對地震時臨危不懼的能力。地震體驗屋可以模擬的場景非常多,比如學校、家庭、超市等。進入地震體驗小屋啟動系統后,體驗者仿佛進入了真實的地震中去,除了有晃動效果外,同時伴隨的還有呼救聲、倒塌聲、呼嘯聲等。不只是地震體驗屋可以模擬地震,其他的科普教育設備也可以,比如VR地震逃生體驗。農業肥料科普,按肥料的化學性質分:堿性肥料、酸性肥料、中性肥料;海南研學基地設計建設
科普館VR虛擬單車實現與三維游戲-樣的行走和物理碰撞。陜西科普館
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出現的可能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的各種征兆稱作地震前兆。大體有兩類:微觀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覺察,須用儀器才能測量到的震前變化。例如,地面的變形,地球的磁場、重力場的變化,地下水化學成分的變化,小地震的活動等。宏觀前兆:人的感官能覺察到的地震前兆。它們大多在臨近地震發生時出現。如井水的升降、變渾,動物行為反常,地聲、地光等。自然界的變化很復雜,各種異常現象產生的原因很多,不一定都是地震前兆。因此,觀察宏觀地震前兆時,一定要注意識別真偽,并及時向地震部門報告。陜西科普館